编者按
自2016年学委会秘书处设立在同济大学以来,一直致力于村镇研究的国际比较,相继组织了国内学者赴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中国台湾、印度和印尼开展村镇田野调查。多国的实地调查加深了学者对中外城乡关系的认知,丰富了我们对村镇地区规划、建设和功能转型的认识,为进一步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和村镇规划理论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国际视野。与此同时,学委会也希望这样的学术田野考察不仅仅对参加考察的学者有益,也为广大关心小城镇和乡村建设发展的读者提供思想的启发。学委会微信平台将陆续刊载我们这两年多来的境外村镇考察纪实信息。
2017年的八月底,同济大学德国城乡关系研究调研组来到了德国图林根州参加了一次深入当地基层的乡村研讨会——“Schwarzburg Gespr?che 2017”(黑堡会谈2017)。从一次这样的基层研讨会,我们感受到了德国乡村建设在基层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从讨论机制角度加以总结,相信这样的内容也会对我们中国当前的乡村建设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会议地点:德国的黑堡及黑水河,图片:孔洞一
社会化的组织发起
研讨会的发起方是:IBA图林根(社会化企业)和LEADER-Saalfeld-Rudolstadt区域管理会(LEADER项目最基层的区域管理机构)。承办方是:Zukunftwerkstatt Schwarzatal黑水流域乡村创新工作坊(民间乡建组织)。这几个组织都是属于非官方的社会化组织NPO&NGO,但是却在这样的一个基层乡村研讨会里面起到了最关键的组织发起作用。
现实的讨论议题
研讨会的题目是:乡村空间的空置现象(Leerstand im L?ndlichen Raum)。 是针对当下的主要发展问题而展开讨论:老龄化问题普遍严重; 房屋空置率高,特别是历史性建筑空置现象严重; 个别地区交通和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善尚待完善; 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和创新力尚待提高; 乡村工业区内的企业数量不足; 从事乡村农业生产的人数较少,并且呈现下降趋势,农业发展面临人员匮乏的威胁等。
多元参与的讨论机制与会议议程
参加会议的人员不多只有三十多人。但是却是来自周边区域的各个不同的领域。他们在这样的会议上深入地交换意见、激烈讨论、寻找办法,并且还结合实际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预期措施。
黑堡2017乡村讨论会现场,图片:孔洞一
1
议题一
由Zukunftwerkstatt Schwarzatal黑水流域乡村创新工作坊的发起人Korbmüller 博士做了题为《乡村兴趣与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的报告,主要讨论当前欧盟和德国背景下人们日益浓厚的对于乡村的兴趣和回归乡村的生活可能。讨论环节还有来自当地民间组织、乡村复兴协会、旅游协会的代表一起积极发言。他们的讨论,引发了后面讨论的可能性。
黑水河流域的典型乡村风貌1,图片:孔洞一
2
议题二
《空心化和老龄化给图林根州带来的发展挑战》,由政府主管部门“图林根州农业与基础设施厅”的代表Bongartz博士发言。他从政府掌握的官方数据,阐述当前的空心化的农村问题会给这个区域乃至整个州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说明了振兴乡村在现实上的迫切需求,并且也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政府支持的项目和政策。
图林根人口发展计划书,图片:图林根农业与基础设施厅网站
3
议题三
《来自城市的动力——城市社团的乡村参与兴趣》,主要由来自城市的对于这个区域乡村建设感兴趣的社团代表,如莱比锡住行协会(Haus und WagenRat Leipzig)以及海莫兰社区委员会(Gemeinde Heimerland)的代表发言。 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来阐述对于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活的态度和兴趣,以及能够做到的具体的事情。比如,一个来自莱比锡的社团代表Mattias就表示,希望将来可以在黑水流域建立一个乡村体验营,每年定期带城市的人来体验生活。一个来自柏林的青年女士Sarah甚至已经辞退了首都的工,搬到这里定居,以实现她的乡村生活梦想。这些来自城市的人,多数是青年人,他们的参与对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来自城市的青年参与到当地的果汁作坊的活动,图片:孔洞一
4
议题四
《以文化景观为基础的乡村文化复兴》:由IBA图林根的总裁Marthe博士发言。她的发言一方面从学术角度阐释“文化景观”对于乡村和区域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结合自己所领导的IBA图林根多年来在这方面做出来的努力和成果。IBA是德国的知名建设门类的社会性企业,他们既属于民间企业,又受到政府和基金会的支持。这也决定了他们大部分项目都是社会公益与符合国家战略目标的项目。IBA图林根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以文化景观为基础的乡村发展和区域性的城乡战略,是在他们到2020年发展的预期目标。
IBA图林根的“未来城市化乡村”的概念图,图片来源:IBA图林根网站
分组讨论
根据主旨发言所引发的思考,在第二天的议程里,参会者自由报名参加两个不同主题的分组讨论。
第1组由包豪斯大学的讲师Ula Schauber带领,主要讨论“如何解决当前的空置”的问题。有来自当地乡村管理部门,村镇的主管领导; 有来自于相关企业的代表,农业企业和建设性企业的代表; 他们在小组讨论中都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
讨论组现场,图片:孔洞一
第2组由IBA图林根的项目负责人Rothe女士带领,主要讨论“乡村发展与自然保护和文化景观的关系”。有来自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协会的代表; 还有来魏玛包豪斯大学和爱尔福特大学的代表(笔者和同济调研组也是作为高校代表参加了这个小组讨论)。小组主要讨论:在不影响当地自然生态基础上,应该如何进行乡村建设。“文化景观”是讨论的一个主要概念。
讨论组现场,图片:李晴
空置建筑参观
在第三天的议程里,还安排了大家对于黑河流域的十几个乡村的历史性建筑的参观。这些历史性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空置”。同时,会议组织方IBA图林根专门组织了一个“夏日清凉节”,让来自城市的人们,可以深入当地这些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参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
明信片中的黑堡及黑水河,曾经的旅游胜地。
图片:Deutsche Schutzgebiete
对待乡村空置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措施是营造“吸引力”。黑水河流域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19世纪和20世纪,这里曾经是非常著名的旅游景区。曾经的繁华留给这里许多历史性建筑。以我们开会所在的“黑堡”就是18世后期被德国路德维希皇帝建立的一座度假城堡,依山而建的宫殿群,宏伟壮丽。而他今天被使用的时间却不多,只有偶尔被我们这样的研讨会或者被作为婚礼来使用,但是因为是历史保护性建筑,也不缺乏必要的修缮费用。而另外的一些级别较低的历史性建筑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中很多甚至年久失修,不得不寻找经营者来维持。比如,我们调研中遇到一处曾经兴盛了半个世纪的度假酒店 (Hotel zur Linde) ,就要以5000欧元的费用需找买主。而当笔者兴奋地询问详情时候,村长又介绍说,虽然买下来需要5000欧元,可是装修起来可能需要50万欧元,还需要符合一些列的历史性建筑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类似的历史性建筑在当地与很多。这些建筑也是当地兴盛落寞的一个“风向标”,在今天的情况下,对于他们的再利用,也考验着人们对于自己的乡村复兴和未来发展的智慧与勇气。
历史性建筑:旅馆-Hotel zur Linde,图片:孔洞一
结果与启示
通过对于这次德国基层乡村研讨会的参与,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启发:虽然是一次基层的乡村研讨会,却可以调动政府、民间组织、高校、公益组织、企业等等多方面利益参与者一起来讨论。通过实际问题讨论,激发人们对于乡村建设的浓厚兴趣,让各个不同的社会团体都能作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同时,会议通过了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乡村资源的宝贵与亟待复兴的迫切需要。这些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参与,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让乡村问题的意义和面对的挑战,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给了乡村建设无尽的动力。
由此可见, 乡村建设不是依靠单一的规划或者设计而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社会化的合力。而这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意识和办法措施,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国深入借鉴与学习。就如,会议组织者——黑水流域乡村创新工作坊Korbmüller博士,所说:“让社会各界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大家一起来为了未来努力”。
THE END
作者介绍:孔洞一,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博士生,研究领域:文化景观与村镇建设。
2017年11月于德国魏玛
依托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处致力于与建设领域的实践成果和最新学术信息分享,促进相关学术交流。住建部优秀期刊《小城镇建设》是学委会的会刊。优秀案例和信息分享请发邮件:town@planning.org.cn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