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安排》的安排和相关要求,青山区2-6街道(红坊工业文创区)作为第一批启动编制的项目之一,拟开展2-6街道及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编制工作。
本次活动将面向全球公开邀请优秀的规划设计机构参与,征集咨询建议书。主办单位将对咨询建议书进行评审,选取规划设计机构参加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活动。
一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青山区2-6街坊(红坊工业文创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
项目地点:武汉市青山区2-6街坊
二
技术文件内容
2.1总体认知
结合青山区2-6街的区位和现状情况,分析基地对武汉市和青山区发展的意义,分析2-6街坊与青山滨江商务区、东部武钢产业区及其他区域的关系,总结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功能业态等方面的核心特征和问题。
2.2技术路线
借鉴国内外最新城市设计探索和实践,提出本次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明确设计开展的技术路线。
2.3设计理念
根据青山区的实际发展需求、基地特征与问题、相关规划要求和实践经验,提出本次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
2.4区域整体功能定位
立足青山产业转型和提档升级的基础和诉求,梳理既有城市规划要求,深入解读城市功能发展格局,提出研究范围的城市功能主题定位。
2.5整体城市设计构想
在现状研究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整体空间发展框架,明确整体空间结构、城市天际线、开敞空间等方案意向。
2.6重点地区设计方案构思
以整体城市设计构想为基础,突出特色,针对重点地区提出设计方案构思。
2.7 项目实施合理化建议
提出对项目规划设计设施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或策略。
2.8 其他设计内容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可选择性提出概念方案等内容。
三
技术文件格式
技术文件应包括成果文件和演示文件等两种格式,其中:
成果文件为word格式(包括相关附图JPG格式),原则上控制页数50页以内。文稿按照A4版面,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2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页码居中。文稿中数字及英文字母按照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标题按三号黑体,正文按四号宋体通排,全文所有内容首行左侧缩进2字符。
演示文件为自动播放的ppt格式,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表达,时间控制为10分钟以内。
四
主创团队构成
对拟投入设计负责人、设计人员的职务、学历、职称及工作经历进行详细说明并附相关证明资料,且项目组成员结构应涵盖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交通及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数不少于5人。
五
时间安排及经费报价
提出本次工作的计划安排,并参照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关于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 中规协秘字第022 号)提出总设计费用报价。
六
其他
规划设计机构在2018年7月23日12:00之前,将咨询建议报告成果提交至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306室。
附
基础资料
项目背景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鼓励开展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2017年,武汉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名单,成为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的新征程、新起点。按照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安排》的要求,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将分批组织开展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青山区红坊工业文创区作为第一批启动编制的项目之一,诚邀国际一流的设计机构,广泛征集有创意、有特色的设计方案,寻求能促使本片区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模式与思路。
基地概况及项目范围
1.基地概况
青山区红坊工业文创区位于武汉市青山区中北部滨江地区,是青山两河生态文化区和青山滨江商务区交汇区域。基地东侧是武汉钢铁公司产业基地,西向通过和平大道、轨道5号线连接武昌滨江商务区和沙湖中央文化区;南向通过杨春湖路联系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和东湖风景名胜区;北向通过天兴洲长江大桥(三环线)联系天兴洲生态绿洲。
青山区红坊工业文创区是具有苏式红坊特色风貌的青山工业文明的典型代表,拥有武汉市工业遗产之中唯一的民居建筑群“青山红房子”。青山“红房子”是反映建国初期(“一五”时期)武汉市工业建设成就和历史脉络的居住建筑群。该建筑群整体呈现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平面上呈现行列式的规整有序的空间肌理,庭院空间尺度宜人,历史建筑以红砖坡屋顶为主,以混凝土墙体、石材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筑细部以砖砌装饰的拱门、镂空花装饰的楼梯间和阳台、山墙为主。
青山区红坊工业文创区北临江滩公园,南依青山两河公园、戴家湖公园,并与天兴洲隔江相望,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其中戴家湖公园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同时,该片区交通条件便利,紧邻城市三环线、轨道交通5号线,拥有良好的开发条件。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东至三环线,南至和平大道,西至建设八路,北至临江大道,包括2-6街坊,用地面积109.02公顷,其中动区(拆除新建)用地面积25.58公顷,静区(更新改造)用地面积为13.6公顷。
研究范围:青山红钢城片2-6街坊位于武汉市青山区中部滨江地区,由三环线、建设十路、冶金大道、建设六路、长江岸线围合而成,用地面积372.64公顷。
规划范围图
3.用地现状
研究范围内现状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三大类。其中二类居住用地占比29%,教育科研用地6.8%,绿地与广场用地18.5%。
现状用地图
研究范围内现状用地平衡表
代码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百分比%
R
居住用地
119.41
32.04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46.51
12.48
B
商业服务业设施
19.96
5.36
M
工业用地
11.15
2.99
W
物流仓储用地
9.27
2.49
S
交通设施用地
53.87
14.46
U
公用设施用地
8.26
2.22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68.89
18.49
H
建设用地
5.82
1.56
E
非建设用地
18.45
4.95
F
拆迁用地
11.05
2.96
总计
372.64
100
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平衡表
用地面积(公顷)
百分比(%)
36.77
33.72
12.67
11.62
4.52
4.15
5.11
4.68
2.91
2.67
14.4
13.21
3.69
3.38
21.08
19.34
H2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2.07
1.9
E1
水域
4.3
3.95
109.02
4.动静分区情况
研究范围内动静分区情况主要分为动区(拆除新建)改造用地、静区在待建用地、静区公园绿地和生态区、静区整治用地四类,其中动区改造用地面积为60.79公顷。
规划范围内动静分区情况主要分为动区(拆除新建)改造用地和静区整治用地,其中动区改造用地面积为25.58公顷。
动静分区图
研究范围内动静分区表
用地类型
动区改造用地
60.79
静区在待建用地
14.78
静区公园绿地和生态区
34.60
静区整治用地
54.75
164.92
规划范围内动静分区表
25.58
13.62
39.47
5.社区范围
研究范围内共涉及21个社区单元,规划范围内共涉及7个社区单元。
社区范围图
上位规划要求
1.青山区分区规划大纲
根据《青山区分区规划大纲》要求,明确青山区“一轴两区三城”的空间结构,一轴为区域融合发展轴、两区为武钢转型示范区和化工产业综合区、三城分别为滨江红城、北湖绿城好和滨湖蓝城。基地位于滨江红城范围内,毗邻滨江商区核心东片。
规划结构图
2.控规升级
研究范围内规划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三大类。其中二类居住用地占比23.19%,教育科研用地4.47%,绿地与广场用地33.01%。按照控规升级用地方案控制一处邻里中心,控制了两处医院用地,其用地规模为12.17公顷。
用地规划图
研究范围内规划用地平衡表
86.42
23.19
39.97
10.73
40.23
10.8
63.23
16.97
8.95
2.4
122.99
33.01
5.87
1.57
4.97
1.33
规划范围内规划用地平衡表
27.38
25.11
13.81
7.65
7.02
23.14
21.23
4.29
32.36
29.68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项目基础资料(建议在电脑端下载,手机端进入后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运用第三方软件进行下载,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