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安排》的安排和相关要求,江岸区三阳设计之芯片作为第一批启动编制的项目之一,拟开展城市设计编制工作。
本次活动将面向全球公开邀请优秀的规划设计机构参与,征集咨询建议书。请规划设计机构在15天内提交咨询建议书,主办单位将对咨询建议书进行评审,选取规划设计机构参加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活动。
一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江岸区三阳设计之芯片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
项目地点:武汉市江岸区三阳路
二
技术文件内容
2.1总体认知
立足武汉“设计之都”理念,耦合长江主轴、长江新城、长江大保护等发展机遇深入解读城市发展格局,明确基地所在研究范围内的功能主题及分区,提出产业联系、空间格局、景观体系、交通支撑体系等方面的整体设想,总结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功能业态等方面的核心特征和问题。
2.2技术路线
借鉴国内外最新城市设计探索和实践,提出本次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明确设计开展的技术路线。
2.3设计理念
根据江岸区的实际发展需求、基地特征与问题、相关规划要求和实践经验,提出本次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
2.4区域整体功能定位
落实区域整体发展格局,综合评价区域规划及发展要素,围绕“以工程设计、创意设计为核心”的总体定位,全面掌握、分析区域核心发展诉求,提出三阳设计之芯的功能主题定位及具体功能内涵。
2.5整体城市设计构想
在现状研究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整体空间结构性方案,明确整体空间结构、城市风貌格局、特色道路及开敞空间等意向。
2.6重点地区设计方案构思
以整体城市设计构想为基础,突出特色,针对重点地区提出设计方案构思。
2.7 项目实施合理化建议
提出对项目规划设计设施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或策略。
2.8 概念方案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可选择性提出概念方案等内容。
三
技术文件格式
技术文件应包括成果文件和演示文件等两种格式,其中:
成果文件为word格式(包括相关附图JPG格式),原则上控制页数50页以内。文稿按照A4版面,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2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页码居中。文稿中数字及英文字母按照Times NewRoman字体,中文标题按三号黑体,正文按四号宋体通排,全文所有内容首行左侧缩进2字符。
演示文件为自动播放的ppt格式,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表达,时间控制为10分钟以内。
四
主创团队构成
对拟投入设计负责人、设计人员的职务、学历、职称及工作经历进行详细说明并附相关证明资料,且项目组成员结构应涵盖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交通及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数不少于5人。
五
时间安排及经费报价
提出本次工作的计划安排,并参照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关于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 中规协秘字第022 号)提出总设计费用报价。
六
其他
规划设计机构在2018年7月23日12:00之前,将咨询建议报告成果提交至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306室。
附
基础资料
项目背景
2017年10月3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武汉市正式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世界“设计之都”。为进一步彰显产业优势,武汉提出以“老城新生”为主题,以创意设计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积极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三阳路片区紧邻长江主轴,为武汉市行政中心、汉口工程设计产业集聚地和原德国租界区,人文资源深厚、创意产业优势明显,是“老城新生”的重要载体之一
2017年武汉市通过完善城市设计编制和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探索在文化传承、特色风貌塑造、产业发展、空间形态等多方面展开规划研究,作为武汉市响应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重要举措。按照《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版城市设计编制及管理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江岸区三阳设计之芯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广泛征集有创意、有特色的设计方案,寻求能促使本片区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模式与思路。
基地概况及项目范围
1.基地概况
江岸三阳设计之芯片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南部沿江地区,是汉口老城和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的重要衔接区域。基地东临长江及汉口最美江滩,并通过轨道7号线与三阳过江隧道连接武昌滨江商务区核心区;向西沿解放公园东路联系汉口最大的城中绿心解放公园;向南无缝对接中山大道文化旅游区,向北可便捷到达武汉天地、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
三阳设计之芯片是武汉市和江岸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汇集了多个市区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规划、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布了10余家规划、建筑、市政等工程设计、咨询机构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上层领导和行业基础相结合,引领着武汉市创意设计产业,特别是规划、建筑行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片区涉及六合路片、一元路片两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现状以租界洋房、华里份、工业厂房建筑为主,云集了德国巡捕房、胜利饭店、坤厚里、延庆里、胜利仓库等历史遗存,兼具德租界的严谨和日租界的细腻;“小街坊、密路网”的格局依然保存完好,历史底蕴、文化气息在此并存,与日渐发展的现代都市生活相互交融。
片区紧邻汉口江滩、解放公园,内部街道纵横,绿树成荫,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东至沿江大道,南至一元路,西至解放大道,北至六合路, 用地面积93公顷。
研究范围:由黄浦大街、江汉路、解放大道、沿江大道围合而成的区域,用地面积422公顷。
研究范围与规划范围图
3.用地现状
研究范围及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均以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主。
研究范围内现状用地图
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图
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平衡表
代码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公顷)
百分比(%)
1
R
居住用地
37.64
40.47%
2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15.05
16.18%
3
B
商业服务业设施
9.40
10.11%
4
M
工业用地
3.24
3.49%
5
W
物流仓储用地
0.80
0.86%
6
S
交通设施用地
19.57
21.04%
7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0.153
0.16%
8
F1
闲置地
7.14
7.68%
9
总计
93.0
100.00%
4.用地权属情况
规划范围内权属单位较多,主要用地权属为市区政府、市常委、中小学、医院、地铁集团等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单位、平台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社会居民。
规划范围内现状权属图
5.动静分区情况
三阳设计之芯片以整治改造、功能置换为主,规划范围内拥有可承载“三阳设计之芯”产业功能的建筑存量约达65万方。其中,整治整治及功能置换用地面积约21.89公顷,动区改造及地铁施工用地面积约6.1公顷。
规划范围内存量地及存量建筑初步盘整图
6.社区范围
规划范围内共涉及9个社区管理单元。
规划范围内现状社区分布图
上位规划要求
1.江岸区战略结构
根据江岸区战略意向,江岸将整体形成“一轴、四城”的总体结构。由南向北重点打造江岸沿江主轴地区。
规划结构图
2.江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升级版
研究范围内规划用地以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主。规划范围内规划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三大类,其中居住用地占比31.82%,按照控规升级用地方案控制十一处行政设施用地,五处中小学,一处文化休闲设施,四处绿地。
研究范围内用地规划图
规划范围内规划用地图
规划范围内规划用地平衡表
31.82
34.22%
14.5
15.59%
13.65
14.68%
30.7
33.01%
U
公用设施用地
0.55
0.59%
1.78
1.91%
93
100%
按照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安排》的安排和相关要求,江岸区铁路文化宫片作为第一批启动编制的项目之一,拟开展城市设计编制工作。
项目名称:江岸区铁路文化宫片城市设计方案征集
项目地点:武汉市江岸区二七路
立足江岸区发展战略及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发展需求,结合长江主轴、长江新城、长江大保护等发展机遇,深入解读城市功能发展格局,明确规划研究范围的城市功能主题及分区,提出产业联系、空间格局、景观体系、交通支撑体系等方面的整体设想,总结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功能业态等方面的核心特征和问题。
落实区域整体功能发展格局,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要素,全面掌握、分析区域核心发展诉求,提出铁路文化宫片的具体功能内涵。
在现状研究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整体空间结构性方案,明确整体空间结构、城市风貌格局及开敞空间等意向。
2017年,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面复兴大武汉的发展战略,江岸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以建设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为代表的当代之城为抓手,全面创建“三化三城”示范城区。为明确当代之城的发展方向与功能结构,进一步支撑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发展建设,按照《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版城市设计编制及管理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江岸区铁路文化宫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广泛征集有创意、有特色的设计方案,寻求能促使本片区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模式与思路。
江岸铁路文化宫片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二环线以南,毗邻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是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的重要支撑片区,现状汇集了黄埔小区、黄埔人家、二航嘉苑等多个居住社区,为武汉铁路局等铁路、航运等行业职工集聚地,生活气息浓厚。
规划范围:东至解放大道,南至二七路,西至建设大道,北至二环线,用地面积96.04公顷。
研究范围:由二环线、武汉大道、解放大道围合而成的区域,用地面积377.92公顷。
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外加少量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现状用地图
51.08
53.19
6.54
6.81
4.16
4.33
0.72
0.75
6.08
6.33
S1
城市道路用地
19.11
19.90
1.36
1.41
0.90
0.94
已批未建用地
6.09
6.34
11
96.04
100
规划范围内权属单位较多,主要为融海房地产、金涛房地产等住宅开发公司和社会居民,武汉铁路局、南车集团武汉江岸车辆厂等单位用地,以及连城村少量集体用地。
规划范围内动静分区情况主要分为动区(拆除新建)改造用地、静区在待建用地、静区公园绿地和生态区、静区整治用地四类,其中动区改造用地面积为27.5公顷。
动静分区图
研究范围内动静分区表
用地类型
动区改造用地
27.5
静区在待建用地
2.7
静区公园绿地和生态区
1.9
静区整治用地
8.4
40.5
规划范围内共涉及5个社区单元。
社区范围图
规划范围内规划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三大类,其中居住用地占比47.24%。
用地规划图
45.37
47.24%
16.16
16.83%
4.81
5.01%
1.55
1.61%
22.29
23.21%
2.31
2.41%
3.55
3.69%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项目基础资料(建议在电脑端下载,手机端进入后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运用第三方软件进行下载,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