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组关于俄罗斯的照片。
它们并不是弥漫着东正教、洋葱顶的斯拉夫异域风情。而是这些以楚科奇共青城、卡德昌为代表的西伯利亚小城镇,展现出日落西山、空荡荒废的景象。这不是个案,事实上,俄罗斯西伯利亚12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墓群。
回顾当年苏联的强大繁荣,让人扼腕叹息,也不禁好奇它们究竟如何沦落到当前的状况。
我认为主要可能有五条原因:
一、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本就不适宜居住;
二、这些地区的城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因素强行推进,自身规划建设不具备过多合理性。
三、俄罗斯东西部发展差距使得人口不断出现向欧洲地区回迁的流动趋势;
四、近十几年来俄罗斯人口衰退严重,人口增长基本为负数。
当然还有第五,一个最为特殊的政治因素——苏联解体。
于是,这些城镇在各种内外因素冲击下,逐渐被废弃、死亡。
这就是城市衰退,即城市在内部或者外部的压力下,原有功能出现损毁、停滞、衰落或消失的过程。典型表现为人口衰减、以及去工业化高、失业率、空间景观荒废等。
我以俄罗斯开讲,但当然这种现象不仅仅在俄罗斯出现,事实上世界上多个国家无论发达与否,都或多或少有城市衰退现象出现,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底特律、莱比锡、水牛城等等。欧美相关的学者也早在多年以前就开始进行研究,如下图可以看出,很多美国和西欧的城市都出现了缩减、衰退的现象。
其实仔细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我国和俄罗斯可类比地方很多,曾经政治体制不必多说,而其它很多方面都也都可以做一个类比,如下图所示,二者国土同样广袤,人口分布和发展程度也同样显示出极大的地区差距。对中国来说,和俄罗斯相似的条件下,情况又如何呢?
这里有我搜集其它演讲和论文里的一些数据和情况,可以让我们简单看到中国城市当前面临的一些状况。
在此尤其需要特别感谢龙瀛博士及他的演讲《收缩的城市》,本文的主要的数据和图片都来自于这个演讲。
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些问题和表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条:产业经济因素、发展差距因素、规划理性因素以及人口危机因素。
其一,在产业上,当前产业的转型要求、资源的枯竭,需求降低、国营体系衰落,导致原本在建国初期、工业化起步阶段兴起的众多城市出现失业、人口外流、经济发展停滞等衰败表象,典型代表为东北地区旧工业城市、甘陕、山西等资源型城市等;
其二,在发展上,一方面是由于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使得中西部人口大量涌入东部城市,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城乡发展差距,使得乡村、小城镇人口不断外流,涌入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这种好的越好,坏的越坏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速了落后地区的衰退。
其三,在规划上,一直以来存在的体制内的长官意志和政绩要求、以及规划自身合理性的不足,还有多年来的快速扩张性城镇化进程等,都严重影响了规划本应具备的理性。
例如下图所示,多个城市的规划增长和实际的收缩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即是说规划并没有合理预测到这些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更不必说合理指导了。这样的情况一如苏联往昔,打造出了众多过剩而又质量不足的空城、鬼城等等。
其四,是最重要的我们容易忽视的因素,在人口上,多年的计划生育管控政策使得我国逐渐将迎来人口危机, 一方面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5%以上,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生育率方面2015年已经只有千分之1.04,实际数据可能更低,未来中国人口增长有可能将会停滞甚至出现断崖式下降,这无疑会加速衰退的到来。
龙瀛博士在他的演讲《收缩的城市》中提出,城市的收缩与衰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人口收缩、经济衰退下滑、以及第三阶段空间品质的破败。我们自己当然很清楚,我国的城市还大多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还不至于出现像底特律、或是西伯利亚小镇那样达到衰退的阶段,空间破败,抑或是犯罪丛生。
但是未雨绸缪的想法总是需要有的,面对已经出现的衰退苗头、我们作为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应该问自己一句:怎么办?
以前有人问过我,城市发展和自然界生物生长有什么异同,我回答:他们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这是万物规律,无从逃避。智者也说过,死亡也只不过是另一段旅途而已。因此,作为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应该坦荡的正视收缩,衰退,将它视为仅仅是城市发展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而已。在这样的前提下,我简单提一下我个人的粗浅看法吧。
我们应该要迎来思想的转变,要能够开始尝试、并且习惯做以下三种规划:
首先,实事求是的规划,不被长官和行政意志绑架,只根据规划专业的评估结果进行客观的决策,该收缩的城市就坦荡的收缩,该扩张的城市就大大方方的扩张,甚至我们可以想的更夸张一些,该死去的城市,就让它体面死去;
其二,平衡的规划,规划不应该仅仅关注发达区域、更多着眼于西部落后地区、还有小城镇和乡村,用合理的规划弥补发展的差距;
其三,收缩的规划,也就是说,需要转变以往逢规划必扩张的固定思路,当规划面对一个人口、用地规模减少的城市,应该开始思考采用何种手段和策略以维持其有序地健康缩减,而不是努力尝试去维持城市病态的扩张。
其次,当前的规划团队也应该擅长使用多样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提升规划的合理性,尽可能避免由于规划失误导致的衰退问题。例如推进大数据应用,建立全国城市建设的数据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统筹等。
再次,则是对大事件和强心针的有效利用,学习德国引入世界杯、宝马等汽车集团的力量复兴莱比锡的做法。合理使用大事件和大经济体,更多的去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衰退是一个涉及到产业经济、政治活动、人口变化甚至是军事活动、自然事件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进程,单靠规划的力量是难以独自应对的。因此国家地区政策以及其它方面的策略配合也十分重要,例如我国最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还有近段时间以西安等城市为代表大力推进的人才引进和落户战略、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例如放开二胎等、各地城市产业鼓励扶持政策等等,这也都是缓解衰退的重要破局之道。
这些做法目前或多或少正在不断实施,我也从中能看到国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各位的努力,我相信大家的信念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祖国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像那个曾经强大的红色帝国的共青城那样,不断沉沦、衰败下去。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生命,你的想法可以改变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