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发布。《纲要》的编制,充分体现了用新体制、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规划建设的思想,树立起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对规划理念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示范意义。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包含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及规划体制创新等内容,对中国规划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示范性以及对规划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
黄卫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中共中央日前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全国样板,也启发了我们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我认为探索和建构“人民城市”新范式,是《纲要》的重要课题之一,充分体现了“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发展的中国智慧。
1.《纲要》传递了“人民城市”的文明观与价值观
如何建构“人民城市”,是我们在雄安规划工作营期间一直在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纲要》通过“公共价值”导向来建构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生态、绿色、可持续”为城市营造标准,体现天人合一的共生关系;以“创新与文化”为城市发展动力,包容多元文化,创造城市活力,体现对人类智慧与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些均回应了新时代人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纲要》提出了建设“人民城市”的系统性要求,即从“人民”的需求出发,把有归属感的中华文化、健康生态的环境、共同发展的就业机会、优质公平的城市服务、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街道化的生活环境、韧性的安全保障等融入发展目标。
《纲要》在具体内容上提出的八大方面纲领,使得“人民城市”的规划目标具有切实可行的抓手,并将“人民城市”内涵的公共价值、营造标准、发展动力进一步量化为具有示范与创新意义的三大方面和38项发展指标,规划愿景与标准清晰而踏实。
2. 《纲要》体现了“人民为中心、城市服务于人”的发展理念
为满足“人民”对于未来城市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就业空间、居住空间、健康娱乐、出行方式的需求,《纲要》从三大方面诠释了“城市服务于人”的发展理念。
一是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从《纲要》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这一量化指标可以看出,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停留在图面上,而是将自然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要素来构建大尺度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和谐关系。
二是宜居宜业的空间环境。《纲要》传承中华营城理念,按照功能相对完整、空间疏密有度的要求,将新区划分为尺度适宜的紧凑组团和社区空间。组团之间,森林、湿地、绿地等蓝绿系统环绕间隔,组团内部建构功能混合、职住均衡的空间关系,从而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大大提升了日常工作生活的便利性。
三是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纲要》强化公共资源的配置,通过引入国内外优质科、教、文、卫、体等资源,以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为布局标准,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强化城乡协调发展,布局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
3.《纲要》创新了公共价值导向的服务和空间供给模式
《纲要》将创新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和空间供给模式作为建设“人民城市”的核心抓手:即围绕人的活动方式营造城市空间,不断创新城市公共服务产品的内涵与供给方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具体而言,一是包括淀区、湿地、林带、森林、绿色廊道、绿色基础设施的公共生态产品;二是多层次共享的公共服务产品;三是集聚创新要素的特色创新服务产品;四是创新住房制度提供的公共居住产品;五是以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为导向的公共交通产品;六是以数字智慧为支撑的城市管理产品等。
规划通过依托蓝绿生态与公共交通复合走廊,构建“公共空间+自然生态+基础设施”的广义公共服务系统,以人的慢行尺度,划定5min、10min和15min生活圈,形成既布局均衡又弹性自给的空间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单元。广义公共服务系统,成为引导人们行为活动的空间线索,进而成为“人民城市”的空间生长逻辑,推动新区整体结构的形成,发挥更为有效的城市功能与组织作用。这同时为探索的城市土地供给、建设开发、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治理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可见,《纲要》对于“人民城市”的诠释并非宏大叙事,是规划回归人的本源的积极探索,提供了一个从理念到行动的务实范本。未来的雄安新区对于“人民城市”理想目标的探索和实践,为世界城市发展提供了崭新“中国方案”。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vip.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