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校友会、
武汉安道普合建筑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
“童心同筑——小小建筑师工坊”,
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圆满结束。
这是一场独特的空间建构亲子体验活动。
活动介绍
童筑未来城 city in future
——“童心同筑”小小建筑师系列课程——
未来的城市和建筑既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
也值得理性的去预测:
海底村庄、个人飞行器横行的交通、
智慧生态屋,3D打印建筑、
能行走的房屋、漂浮的城市……
课程的主讲人是钱闽女士,
她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
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同时也致力于小小建筑师课程的专题研究。
“”童心同筑”——小小建筑师系列课程的研发,
灵感来源于女儿,
每一次的活动,
她都是积极的筹备者和参与者,
甚至也参与了讲课的环节。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跟着建筑师们畅想“未来城市”,
这个有趣的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
“对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未来几乎不可能拥有一个‘可爱的有花园的房子’。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另外的有价值的选项。如果不改进孩子们理解建筑的方式,不积极与他们交谈关于垂直建筑、社区、共享空间等,就相当于给他们的理想未来套上枷锁,让他们自幼时就认为那些注定无法实现,灰心地成长。”
除了建筑师在图纸上畅想未来建筑,
大量的电影里对未来城市有精彩的模拟,
这堂课不仅帮助孩子脑洞大开,
也给它们提供不一样的、
更有价值的未来选项。
孩子们将展开丰富的想象,
随心所欲的画在立方体盒子上,
每个立方体作为一个预制建筑单元,
最终将进入到未来城市的“巨构”框架之中。
鼓励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动手完成。
我们邀请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谭刚毅教授作为顾问,
“见微知筑”工作室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
谭教授带领校友会家长们做了两个小游戏
孩子们坐在爸爸的肩膀上,
通过身体的搭建,
体会柱与横梁,
横向与竖向,
建筑中力量的传递。
所有家长们围成一个圈,
相距一个胳膊肘的距离,
一起坐下,
只有所有人能同时坐在后面人的腿上,
形成闭合的圆圈,
总体才能保持平衡。
这个游戏预示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之间
榫卯相互咬合的构造,
也正是这次木构设计的精髓。
见微知筑的研究生们,
带领每一组小朋友熟悉构件的原理,
经过我们精心设计的榫口
仅仅只有一种样式,
然而可以巧妙的应对四面八方的联结。
四个方向榫口卡放到位,
小锤敲一敲
连接就很稳定了。
轻轻插入几个金属栓起到加强作用。
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
整个建造过程完全可逆,
这是未来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让孩子用手去搭,用眼与观察,
用心去感受
实实在在的构筑乐趣。
低龄的小朋友分为楼板组、
绿化组、吊装盒子组,
象征摩天巨构城市的框架搭好了,
几个高低不一的巨型框架塔楼组合成街区,
单元、立体森林填充进来,
带来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是未来城市向高空发展的一种结构原型
也呼应智能化、生态化等等象征。
大家与自己建构的未来城市合影,
校友会的家长们都很给力,也很开心,
大家在一起度过了独特有趣的亲子时光。
童心同筑系列课程介绍
“童心同筑” 是安道普合建筑师事务所的一项专题研究。致力于用专题讲座与建造工坊结合的形式,鼓励孩子关注城市建筑、乡村环境、自然生态,激发孩子对身边建筑环境的观察、思考与热爱。教3-13岁的孩子理解并享受建筑,思考怎样成为积极参与的居民,探讨如何让他们未来的生活环境更具可持续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