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中国新势力》系列讲座
第 12 期预告
嘉宾:“建筑玩童”穆威
主题:《带孩子盖房子》
时间:6月23日(周六)下午3点

个人简介
挪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员/ Ark. MNAL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
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主持人
中国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ADA)委员、联合发起人
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专家库成员
全球“70亿规划师联盟”联合发起人
“世界儿童运动WOCC”联合发起人
项目案例
南宁/2016年
钢结构,复合竹结构
南院位于广西的三甲屯,是这个村子经过乡村改造之后仅留的一栋土砖老房,在小河边孤零零地掩隐在一片玉米地里,成为这个村屯唯一的记忆。南院是城市和乡村的连接体,设计策略上建筑师采用一老一新的模式:将老房子完整改造,并在边上的空地上建造一个新的开放式建筑。

老房子新旧材料交织,土黄色的砖,白色的钢构架,木色的屋面板,形成了画廊空间般的艺术效果。阳光从天窗倾泻而下,游弋的光影让人感受到时光荏苒,也让这栋花甲之年的老房子重新了焕发新的生命。

老房子邻近小河的一侧原来是一片玉米地,建筑师在这里新建一栋建筑,将老房子的功能和空间进行扩展。为了不破坏老房子的山墙面,将新房子脱开布局,而且墙体大面积采用玻璃,保证了视线的穿透,同时用新建筑的轻盈来衬托老房子的厚重。

新建筑沿各个方向设置了不同尺度的庭院,伴随着不同透明度的玻璃,近远之处优美的景色如影随形。新建筑仅在厨房一侧设置黏土砖墙,与老房子进行着材料上的对话。历经岁月之后,这两个建筑的砖墙都会产生同样的痕迹。这两栋建筑一个新一个旧,一个厚重一个轻型,彼此对照又彼此呼应。

南院是三甲村最后的老房子,见证着村落历史的变迁,也以全新的生命姿态继续守望着这无比秀丽的自然。

武汉/2013年
原竹
“天空之城”是一个实验建筑,或者说尝试用这样的一次建造来探索建筑的边界在何处。

在我们三十岁的时候, 很难说“天空之城”是一个房子或者建筑,因为在我眼中它是一座属于儿童的城市;很难说“天空之城”是建筑师设计的,因为39个小小建筑师用草图和模型勾勒了他们心目当中的设计;我甚至很难把它称作完全的人造物,因为鲜活的竹子是建筑一部分,让漂浮的城市有着生长的可能。


竹子是天才的结构材料,我们将活竹移栽成两个3米*3米*8米的房子,通过横向构件固定在一起,作为空中露台和儿童活动室,同时竹子也是整个建筑景观的一部分。

“天空之城”以建筑为主题,通过让孩子亲自参与建造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房子,让孩子们更真切地了解自然、工具、建造甚至生活本身。

“给房子浇水了么?” 这是描述这个建筑的最好方式吧。

武汉/2014年
钢缆,尼龙绳
“丝房”是先进建筑实验室和拉图尔自然生活继“天空之城”之后的第二次儿童自然建造活动。

选择了一片樟树林作为场地,40个6-12岁的孩子和家庭共同参与和建造。每个周末,家长和孩子都聚集在一起,从场地认知开始,每个孩子都需要提交草图和草模,并在建筑师指导下进行尺度和基本建筑知识的培训,之后开始在树林里搭建真正的丝房 。

“丝房”是一个被树木定义的建筑,樟树是环境,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没有图纸,而是用孩子的眼睛在树林里发掘隐形的建筑,建筑师提供在树林间编制空间的方式。

因为孩子这个特殊群体的加入,“建筑”更像是一个硕大的林间玩具,实验性的构造,被树木定义的外观,童趣塑造的内部流线: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建筑,因为丝房没有基础,没有柱子和横梁,甚至没有任何一个杆件的存在。但丝房重新诠释了了建筑的可能性,拓展了建筑学的边界,建筑学这个古老的学科。

丝房是儿童自然建造的又一次尝试,可以随时终止,更可以无边界的继续下去。


(扫码获取讲座视频)









扫码报名免费参加现场讲座
与建筑师零距离~

主办单位:筑龙学社
学术支持:ADA研究中心
每周六下午3点,如约而至
讲座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筑龙学社
更多往期讲座,见文末【阅读原文】

学术召集、学术主持:
黄元炤
(Huang Yuanzhao)
ADA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人
对于热爱或学习建筑的人来说,总是希望能贴近知名建筑师、聆听与读懂他们描绘建筑的理想、作品的解析,甚至可以在建筑师的丝丝话语中,醍醐灌顶、理解一些真理,窥视壮丽多彩的设计世界,并留下强烈回响,既饱满知库,又可提升力量;而讲座则是建筑师作为“讲者”与听众作为“他者”的最直接也最接地气的“碰触”平台,它能够给予“他者”与“他者之外”聆听的契机,也能够塑造“讲者”与“他者”的交流氛围,言不探究底、听不尽深刻,这样学习与透视,最事半功倍了。

因此,由筑龙学社主办的?遇见中国新势力?系列讲座就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诞生了,这会是一个常态、固定的讲座性质栏目,也将是“讲者”(建筑师)与“他者”(现场听众)一个最直接的知识“碰触”平台,更会是“讲者”(建筑师)与“他者之外”(直播观众)的一个最直面的信息“传递”平台,“讲者”会作一场毫无保留的诉说,“他者”与“他者之外”将得到一场意想不到的收获。
?遇见中国新势力?系列讲座第一季以邀请知名青年建筑师、青年建筑教师为主,于2018年4月初开始启动,每周一期,在每周的周六下午3:00进行分享与交流,讲座时间为1到1个小时半,以及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的发展的更重要的是每期讲座将采取“双向”的知识与信息的“碰触”与“传递”,有现场全程直播方式以及开放听众自由入场聆听。
?遇见中国新势力?系列讲座的目标很纯粹,是希望本栏目能“更具体地聚焦青年建筑师、青年建筑教师,把他(她)们凝聚成的一个小世界”,因他(她)们已进入自我表达、自我陈述的旺盛周期,并以他(她)们为样本、题材的从中窥视他(她)们存在的价值,希望通过他们对各自1到2个(最多不超过3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案例、教学研究案例,以及提出一项包括了心理学、哲学以及艺术理论等方面的设计议题、话题的深度剖析,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与连结,将他(她)们自己的设计思考、理念与观点以及创造性的言论做一个阶段性设计成果的“聚合呈现”的直率陈述的进行充分、多层次的分享及诠释,让大众一窥建筑师风貌,了其一肚子春秋,同时也为建筑界的年轻建筑师、设计师注入新的灵感及力量,促进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与挥洒。
媒体、友情支持:
《城市中国》,《住区》,《世界建筑导报》,《城市空间设计》,《中外建筑》,《照明设计》,新浪家居,建筑之外,品那儿,Let’s Talk,Wutopia_Lab,丰美传媒,半层书店,时尚礼赞,极致盛放,专筑网iArch,深圳观筑,设计物语,凡益工作室,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PChouse太平洋家居网,网易设计,羊城读书会,知筑,一筑一事,全球建筑资讯,建筑评话,爬山虎工作室、青年建筑,稚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