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将这个设计方案提交给了100 Hours LA (译者注:100 Hours LA public service campaign是美国最大的城市群规划机构,在南加州长远的规划方案制定上有很大的话语权)。Schrimme说“Lytf通过展示他们的理念,希望能够改变街道设计的叙事框架,激发汽车工业、城市规划者、政府部门共同的热情。
同时,Schrimmer提到:“构建和营造可持续、富有活力的社区不仅仅需要新科技,同时还涉及政策和基础设施的问题。我们愿同各方专家一道探讨科技如何与建成环境互动,同时思考基础设施的未来面貌。”
他们的提议是一场公共政策概念传播运动,而不仅仅是对Wilshire 大道的彻底改造。如我们在其他无人驾驶和共乘空间领域公司所见,政策对无人驾驶的发展至关重要。Lyft设立了共享的目标,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竞争优势。
Lyft 提出了共乘的理念,表示愿意成为城市交通治理的合作者,而竞争对手Uber只会增加道路上汽车的数量,给城市添堵。
当一家私人公司涉足公共设施重新设计,例如改造这样一条主要交通干道,这其中的味道值得我们细细琢磨。我们需要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对未来交通的影响。私人公司和政府之间在街道设计上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Lyft 未来街道愿景中的许多细节已经被很多城市提倡了很多年了,但是小汽车使用者(选民)的反对一直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削减机动车道对小汽车通勤者来说很难接受,尽管有研究表明更多的车道也会招致更多的出行),那么私人公司将会如何平衡这一问题呢?诸如,Lyft, Uber, Alphabet、General Motors 和Ford这些全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有财力通过投放广告来宣扬其设计的好处来说服当地、州乃至联邦政府。
Lyft正在将自己打造为共乘出行领域更透明的选择。重新设计街道的构想也与这一策略相吻合。正如Schrimmer所说,当讨论到共享出行公司是否能够在街道设计时使用专用的无人驾驶车道时,Lyft理所当然也是“不确定的公司”,我不知道如果业界都能达成这样的共识的话,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独占车道难道是我们的最终的目的吗?一条街道可以在两家公司的产品之间做出优先级的选择么?当一家私人公司控制了街道及运行车辆将会发生什么?那么人们要怎么使用汽车呢?城市会让这些情况发生么?
让我们来看看网络中立辩论:网络服务提供商和联邦通信委员会想要废除消费者保护条款,给高付费者提供高速度的优先级(有歧视)。当消费者使用达到一定的层次,手机公司早就已经故意降低了用户的下载速率。
我们对技术的体验一定程度上是服务提供者所决定的。到最后这些服务提供商都是以利润为导向的。以史为鉴,除其商业策略外,企业愿意为社会效益和共同利益所付出的代价是有限的。当然不同公司的商业道德不同。
Perkins + Will的CEO Phil Harrison指出:“无人驾驶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现在有许多公司对这个技术的兴起很感兴趣,但自动驾驶仍然可能有很多惨淡的结局。如果没有更多的社会视野,一个更加实际的绿色空间考量,一个考虑到经济和公平的愿景,你可能会运用所有这些技术,营造出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唯独忘记了考虑人性。”
经济社会在改变。渐渐变得无利可图。私人资本进入公共领域 同时资金不充足的城市挣扎着提供社会服务。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可居住性受到了挑战,我们需要问问自己什么样的未来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如何到达自己想要的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