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成功举办
2018建筑学科发展与本科教学研讨会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学科发展研讨会于2018年6月9日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10余所著名理工科建筑学院和3所艺术学科背景建筑学院的主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共议建筑学科发展趋势,共商上海美术学院建筑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
(按姓氏笔画排列)
与会专家与师生代表合影
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建筑系主任刘勇副教授主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并表示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美院体系下的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和环境设计等学科,在提升当代中国居民生活品质、营造更好生活环境方面更具优势。建筑系的发展和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需紧密围绕建设上海“设计之都”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战略,创新发展道路。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上大美院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特点鲜明,期待各位专家为上大美院的建筑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建筑系主任刘勇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教授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建筑系的美好祝愿,指出美院建筑系需利用好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平台,走出一条独特的路径,发挥美院的优势资源,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建筑系工作,并对建筑系专业的办学规范、上海独特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学办学特色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并指出建筑系需更好利用美院吴淞院区的建设契机,发挥自身的办学特色。开幕式后领导与专家们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一同参观了“秋冬春夏、慎行致远——2018建筑系设计课程教学回顾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致辞
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致辞
与会专家参观“秋冬春夏、慎行致远——2018建筑系设计课程教学回顾展”并听取师生讲解
上午议程的最后环节是建筑系学科发展与本科教学核心议题讨论,建筑系主任刘勇副教授代表美院详细汇报了最近几年在学科建设上的一些亮点和尝试,指出美院建筑系在“地方重塑”理念指导下,已经与公共艺术有很好的结合,并与上大社会学专业在社区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开始深度合作。艺术人文的滋养、融合是建筑系今后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筑系副主任魏秦副教授对艺术院校背景下建筑学专业在“重艺术基础、重设计创意、重技艺融合”方面的培养特色做了介绍,并重点汇报了建筑学专业的培养架构、培养计划与教学成果等本科教学方面的探索。
建筑系主任刘勇副教授汇报学科建设情况
建筑系副主任魏秦副教授汇报本科教学情况
下午为“学科发展研讨”和“本科教学研讨”两个平行会场,与会专家对建筑系的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给予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祝愿美院建筑系的美好未来。
“学科发展研讨分会场”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段进教授主持,李振宇教授、孔宇航教授、王世福教授、赵天宇教授、卓旻教授、王竹教授、李鎨翰教授、袁浩教授、段进教授先后从发展方向与特色、培养理念与愿景、学科融合与联合办学、科研团队与人才建设、地缘优势利用与影响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就建筑系的学科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讨论结束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教授、副院长陈青教授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建筑系系主任刘勇副教授表示将认真总结和吸收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建筑系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加速推进美院建筑系的发展。
“本科教学研讨分会场”由建筑系副系主任魏秦副教授主持,朱文一教授、李保峰教授、程启明教授、李昊教授、卢峰教授、金虹教授、谢璇教授从培养目标与定位、办学特色与学科架构、教学团队与科研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讨论结束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夏阳教授代表学院感谢各位专家提供的真知炽见和热忱帮助,希望美院建筑系的全体师生能够抓住机遇、共同奋进,使建筑系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会议后,上大美院建筑系将结合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的双重背景,进一步明确定位,提炼特色;充分利用地处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缘优势,瞄准更高目标和办学标准,以学科评估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整合院内和校内资源,进一步完善学科架构和培养体系,强化师资和科研团队建设,建设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建筑学科发展体系。同时通过联合办学和组织重大活动增强美院建筑学科影响力,开拓国际化发展空间,积极为上海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并努力为兄弟院校提供有益经验。
学科发展研讨分会场
本科教学研讨分会场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简介与研讨会召开背景】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源于刘海粟在1912年创建的上海美专和1952年上海市创立的新上海美专,1983年在上海大学成立后升格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94年并入新上海大学,成为上海大学二级学院,2016年成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院建筑系现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2个五年制专业,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方向),同时在设计学下招收建筑艺术设计和城乡规划与设计两个方向的研究生,目前共有专职教师34人,本科生453人,硕士生34人。
美院建筑系最早源于原上海工业大学在1988年创立的室内设计专业,1994年在傅克诚教授倡导下正式组建建筑系,设立4年制建筑学本科,并于1995年升格为5年制建筑学本科。2000年后,建筑系调入美术学院,开国内艺术院校办建筑学专业之先河,2010年开始在设计学硕士点下招收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与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2014年始设5年制城乡规划本科。2016年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挂牌成立,建筑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于2017年取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方向)。
作为国内首个在艺术院校背景下办学,同时又身处综合类大学中的建筑类系科,美院建筑系在不断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基础扎实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首先是与美院艺术类学科以及公共艺术的充分结合,在整个建筑学教育中更加关注学生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育,以及对于建成环境在地性、人文性的学术关注,以此区别于传统建筑类院校的专业教育。在学术建设上,在上海市美术学高峰学科下组建了地方重塑工作室,专注于在地性建筑与建成环境、建筑与人文艺术,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空间更新、传统村落保护与规划、社区再造、公众参与等学术方向。工作室目前承办国际公共艺术奖研究员年会以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奖会,近年来组织的济南国际公共艺术工作营、北京大栅栏国际公共艺术工作营获得较大反响。
其次是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科群的合作,将建筑规划学科与社会学进行嫁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逻辑思维以及社会责任,并聚焦城乡社区发展与再造,以此形成美院建筑学科又一特点和亮点。在学术建设上,与社会学院紧密合作,旨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探索乡村社会空间活化与再生之道,并与 “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项目积极合作,对社区营造提供学术思考与实践。目前已在浙江德清莫干山镇、永康芝英镇,上海崇明岛、上海湖南路社区等地建立了学术与实践基地,并计划与社会学院共建芝英研究院与基金会。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在新美院成立后建筑系的第一次大动作,适逢李强书记视察美院,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和上海美院吴淞院区建设,建筑学一级硕士点获批的历史机遇。李强书记于2018年5月2日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视察时指出,“美术学院教书育人,要立足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充分营造处处有艺术、处处有美学的良好氛围,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这对美院建筑规划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所确立吴淞城市副中心的亮点区域,上海美院将强势入驻,建筑规划学科将在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建筑学一级硕士点的获批正逢其时,亟需进一步明晰学科发展方向和定位特色,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研讨会专家观点集萃 - 学科发展研讨分会场】
【研讨会专家观点集萃 – 本科教学研讨分会场】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