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33辑:无覆盖空间系列之城市公园设计
一、前言
在上海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城镇体系方面的一些问题日渐凸显出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市郊城镇数量也显著增加,但开发品味却未得到相应提升,总体上处于自发的发展状态,具有布点过密、规模小、建设水平低、缺乏个性等特点。
“中心城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外高桥新市镇的目标就是建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内一流现代化城镇。目前阶段,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已基本成型,大量住宅小区竣工,已形成一定的区域人口规模。然而在人居环境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绿地以农田为主,缺乏有品味、供居民使用的游憩、休闲空间。市民公园作为外高桥新市镇第一个启动的公园绿地项目,成为营造该地区城镇特色的突破口,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二、场地特点
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全国第一个批设的国内最大的保税区。外高桥新市镇作为外高桥保税区和外高桥港的重要配套区,位于上海市东北角。主要以海港文化和生态为特色,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高品位住宅、大面积生态绿地于一体,为国际海港提供配套服务。它是浦东新区率先启动建设的新市镇,承载着外高桥保税区、港区与上海市区的纽带功能,将成为拉动黄浦江北段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市民公园位于外高桥新市镇的中心位置,呈狭长形,被市政道路纬二路东西中分,占地面积5.3hm2。西临轨道交通六号线洲海路站,周边人流量大,作为重要的交通中转站,该区域对自行车、小汽车的停车需求大。东南面是一个以体育为特色的小学和体育专科学校,周边的学生多;东侧是规划中总面积达328hm2,以水景观为特色的上海8大楔形绿地之一的东沟楔形绿地。东北侧规划为行政、商业、服务区,有大型的体育学校及场馆,伴随部分行政、办公、商务区的建成,区域白领、工作人员相应增加,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西侧为大型的新建居民社区。
微信扫一扫转账
想要原稿请点击识别二维码哦
打赏者可免费获得本篇文章的高清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文章留言区留言(并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随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