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平阿根廷之后,冰岛队在网上一夜走红。是什么力量让这个仅34万全国人口的国家晋级世界杯决赛圈,并在全球FIFA排名中位列第22位?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拥有13.8亿人口的大国学习?
2018年6月20日,为推进“欧洲地平线2020”课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院长一行6人,赴冰岛考察调研国家能源局、交通局和冰岛最大的地热发电站,其后与冰岛国前总统格里姆松先生进行了亲切会谈。
图1 冰岛国前总统格里姆松先生
前总统畅谈了冰岛的发展历程、地热能源对冰岛发展做出的贡献,当然也提到了正在举行的世界杯和网红冰岛队。他风趣地说,冰岛队之所以能打入世界杯决赛,秘诀并不在冰岛队里,而恰恰在雷克雅未克市里,在它的城市规划和地热能源利用。当我们问到其中的缘由时,他讲了两件事情,非常耐人寻味。
第一件事情,是利用地热资源助力足球场地建设。
上世纪30年代,冰岛通过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来解决能源问题,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财政资源,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一张当时的照片能够看到浓厚的雾霾笼罩在雷克雅未克市上空,和我国目前的情况非常相似。
图2 1933年冬季的一天,雾霾笼罩在雷克雅未克市上空
图3 雾霾对全球各地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缓解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冰岛利用它在北美和欧亚构造板块交界处、火山地热资源丰富的自然地质优势,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规模化地利用地热资源。目前全国供电的30%源自地热,住宅供暖的90%以上源自地热。
图4 地热供暖的基本原理
能源结构的改变带给冰岛绝佳的环境质量,现在天气好的时候,从城市的岸边放眼望去,能看到250公里以外的冰川;同时能源结构的改变也给冰岛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从化石能源切换到地热能源的30多年里,冰岛节省了约82亿美元的能源进口花费,单就地热采暖这一项,冰岛每年就可以节约1亿美元。目前冰岛的人均GDP已超过7万美元,位居全球第4位。从经济增长和能源结构改变的时间曲线图上可以看出,两者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图5 现在的雷克雅未克城市环境
图6 从雷克雅未克市看250公里外的冰川
图7 冰岛地热能源利用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图8 冰岛地热能源利用对降低碳排放的贡献
在地热采暖普及之后,本世纪初,冰岛政府开始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室内地热足球场,以保证能够全天候地开展足球运动。目前,冰岛全国已建成11个“足球之家”,即室内地热足球场,其中7个是全尺寸,4个是半尺寸,另外还有4个在建。除此之外,冰岛也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见缝插针地建设各种类型的足球场,全国共有179个标准足球场和128个小型足球场,相当于每250人就拥有一片足球场地,更难能可贵之处,是这些足球场全部免费对全体市民开放。
图9-1 冰岛的室内地热足球场
图9-2 冰岛的室内地热足球场
在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投入之上,足球运动逐渐普及。冰岛的注册球员人数已经达到了2.15万人,相当于冰岛国内6.5%的人口都是注册球员,而中国的注册球员仅有8000多人,绝对数量还不及冰岛的一半。
从冰岛政府在硬件的巨额投入上可以看出,冰岛足球队挤入世界杯决赛绝不仅仅是偶然。
第二件事情,是注重足球运动的全民普及,特别是在少儿中普及。
“不忘初心”,足球运动推广的目的是强健全体国民的体魄,而不是利用十几个人去争取国际上的名誉。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全民普及、从小普及的基础上,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框定一类特殊的人群,花重金对其培养,将争取国际名誉寄托在少数人群之上。
在足球场选址过程中,冰岛政府特别注意将其布置在中小学附近,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放学之后方便地参加足球运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冰岛政府要求,足球教练员执教10岁以上的少年队,至少需要欧足联B级教练证书,也就是说,要让最好的、而不是最差的足球教练员教少儿练足球,让少儿一开始就接受到最正规的足球培训。足球“从娃娃抓起”不仅仅体现在硬件配套上,也体现在软件培训上。
一、二十年的投入现在终于看到了回报。本世纪初受过冰岛足球系统训练的“第一批孩子”已经成长为冰岛国家队的栋梁,像我们熟知的西于尔兹松、芬博阿松等人,都是冰岛足球发展的硕果。“而这,仅仅是第一批孩子。”前总统格里姆松先生自豪地说到。
前总统格里姆松先生在冰岛执政20年,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威望。在任期间,推动中冰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并与我国三代领导人保持着密切交往和私人友谊。他还推动了北极圈论坛(Arctic Circle Forum))的建立,定期召开大会讨论北极科学、军事安全、资源开发和环保等议题,并推动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该组织。
格里姆松先生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学博士,也是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执政20年中,推动了地热能源的普及,也推动了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按他的话说,每一项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都不是简单的工程问题,而是影响深远的社会学问题。应当从社会学的视角,以城市硬件设施完善和软件服务提升,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图10 格里姆松先生、冰岛政府及企业代表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调研组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