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6月13日下午,美国犹他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著名期刊Applied Geography副主编、原AAG中国地理专业委员会、亚洲地理专业委员会及区域发展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主席魏也华(Dennis Wei)做客“上海智慧城市高端讲坛?第三讲”,做了题为“中国区域不平等的空间性(Spatiality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的学术报告。
本场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同主办。我校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主任曾刚教授,原主任宁越敏教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滕堂伟副教授和刘承良研究员、胡德、王俊松、张维阳讲师、张凡青年研究员,城市发展研究院王丰龙副教授、胡浩副研究员、易臻真、石庆玲讲师、朱贻文、罗峰、宋艳娇和曹贤忠青年研究员以及来自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等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讲坛由曾刚教授和宁越敏教授先后主持。




魏也华教授基于其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20余年的研究,从理论、方法和趋势等角度系统论述了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空间性。魏教授指出,区域发展的不平等(inequality)问题是联合国发展报告和国家区域政策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地理学能够为这一问题提供重要的空间视角。魏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分析区域差异空间性的理论框架,包括尺度(scale)、空间(space)、地方(place)、区位(location)、网络(network)和地理综合(geographical synthesis)六大方面。魏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分析中国区域不平等的“3-3-3”框架,分别为三元转型(全球化、去中心化和市场化)、三元主体(全球投资者、国家和地方主体)、三重尺度(区际、省际和省内)。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与会师生和魏也华教授就“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理想状态与政策涵义”、“区域网络联系的不平衡及其对小城市发展机会的影响”、“区域不平等空间性的影响因素识别”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据悉,“上海智慧城市高端讲坛”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打造的学术品牌之一,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开讲,和校内外机构共同主办,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们提供理论引领、多元的思维视角和鲜活的实证案例,力争成为沪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师讲坛系统学术活动。
“上海智慧城市高端讲坛”第一讲邀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上海市委原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上海社科院原院长王战教授做了题为“关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第二讲邀请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原上海大学副校长李友梅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社会治理的当代转型”的主题报告。
相关阅读: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友梅教授做客“上海智慧城市高端讲坛·第二讲”
文|李珍珍、王丰龙、吴林芳
图|吴林芳
编辑|王 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