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表示的是拥堵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
纵轴是高德公司发布的拥堵延时指数,意思是上下班高峰时期“出行旅行时间/自由流旅行时间”,比值越高说明拥堵越严重,这里是用2016年三季度到2017年二季度日均拥堵指数计算的平均值。
横轴是用就业人口总数表示的城市人口规模。
拟合线同样很平坦,系数只有0.041,意味着就业人口增加一倍,拥堵指数只增加98个主要城市拥堵均值的2.5%(0.041÷1.64)。
也就是说,如果平均而言,一个城市在拥堵时期同样路段的通勤时间是非拥堵时期的1.64倍,那么,就业人口翻倍,这个倍数仅增加到大约1.68倍。
而且图中出现了三个高点——济南、哈尔滨、北京,如果把这三个“奇异点”拿掉,这条线将变得更平。
由此可以推断,济南、哈尔滨、北京的拥堵一定是由别的原因所导致。
比如济南是一个狭长型的城市,而且济南为了保护地下泉水,至今没有通地铁;
北京则是出现了严重的职住分离、公共服务与居住分离、道路设计不合理、汽车数量未及时控制等诸多问题。
——如果把拥堵都归结到人多这个问题上,并且大幅度减少城市人口数量,并不能减少多少拥堵。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每一个城市的拥堵有每一个城市具体的原因,当把这些问题简单归结为人多的时候,可能找错药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