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宁国际各分区的空间优势维度评价上,选取自身吸引力、入口优势度和平均邻近度3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自身吸引力由空间分区的营业面积、知名度、楼层与步行环境确定,其权重由规划师 AHP 打分确定;入口优势度是空间分区与各出入口距离之和的倒数,值越大说明距离各个出入口越近,入口效应带来的客流越大;平均邻近度是空间分区与其他空间分区距离之和的倒数,值越大说明与其他商业空间的平均距离越近,越有可能受益于店铺连带效应。58 个空间分区的 3 项指标的具体数值不一一赘述,在此对其进行中心值标准化处理后绘制成折线图(图3-a)与气泡图(图3-b),更直观地体现其空间优势,其中气泡图中点的大小代表自身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出:折线图中的低洼区和气泡图中的第三象限为明显的劣势空间。为了更准确地判别优势空间与劣势空间,将中心值标准化处理后的3 项指标相加,认为其总和的前 25%的空间为优势空间,后 25%的空间为劣势空间 ( 图 4)。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从方案设计赋予各空间分区的优势上看,12座几乎均为劣势空间(分区1、3~8),11座同样劣势空间居多(分区28 ~ 30、32),此外 10 座的 2 ~ 3 层( 分区 26、27)、2 座的 2 层 ( 分区 10)及1座的3层(分区14)均为劣势空间;9座、6座、8座、5座底层靠近中央广场的分区均为优势空间(分区15、16、20、21、33、43、46、56),其他零散的优势空间还有 8 座、5 座 2 层 ( 分区22、17) 等。总体而言,西分区劣势空间居多,东分区优势空间居多。因大宁国际的西侧为辅助道路、东侧为主要道路,故方案设计时着力点更倾向于东部分区,这一点在空间优势维度的评价上得以体现。


在大宁国际各分区的自身效益维度评价上,选取客流量、通过率、停留率、消费额、非计划活动率和停留时长6项指标,将其绘制成雷达图以更直观地反映各空间分区的自身效益(图5)。同样认为总和前 25%的空间为活力空间,后25%的空间为潜力空间。可以看出,活力空间有两种模式:一类是靠高通过率与客流量“以量取胜”的餐饮店,如6座1层的甜品店(分区43)、5座1层的 KFC( 分区 16);另一类是靠高消费额与非计划活动率“以质取胜”的服饰店,如8座1层的优衣库(分区21)、1座 1 层的 C&A( 分区 12)。而潜力空间一般在停留时间和停留率两项指标上都尚可,但由于通过率低、客流量极少而难以获得很大效益。从大宁国际分区自身效益评价图中可以看出(图6),中央步行区底层(分区33、39、43、49、56、21、16)及2座3层的影城(分区11)、12座2层的大润发 ( 分区 3)、9 座 4 层的望湘园 ( 分区 42) 等属于活力空间,自身效益较好;1 座 3 层的英孚教育 ( 分区14)、10座(分区25~27)、11座的3 ~ 5 层 ( 分区 30 ~ 32) 及大宁国际的大多数 3 层空间 ( 分区 4、14、18、23、27、30)为潜力空间,自身效益欠佳。总体而言,大宁国际的3层空间出现“断层”现象,即处于3层的大多数店铺自身效益都不理想,这缘于消费者更愿意逛低楼层店铺而不愿上楼,而4~6层多以主力店的形式存在,对消费者有吸引作用,因此3层成为大宁国际中最为尴尬的楼层。


在大宁国际各分区的连带效应维度评价上,将逛过该空间分区的消费者提取出来作为一组,计算其人均的停留时长、覆盖率、消费额、换点行走距离和活动次数5项指标,并将其分别绘制成箱型图以更直观地反映各空间分区的连带效应。以消费者人均停留时长为例,图7反映出逛过9座的消费者人均停留时长要高于其他消费者,而逛过 12 座的消费者人均停留时长较低,说明9座比 12 座更有助于把消费者留在大宁国际商业综合体中。同样,逛过中央广场的消费者人均覆盖率更高,逛过12座、2 座的消费者人均换点行走距离更长,逛过中央广场、9 座的消费者人均消费额更大,逛过 9 座、6 座的消费者人均活动次数更多(图7)。从大宁国际的分区连带效应评价图中可以看出:6座、9座的2~3层(分区37、40、44、45、47等)在各分区的网络联系中较为封闭,同样属于封闭空间的还有11座的3~5层(分区30~32)、5座的3~4层(分区 18、19)、10 座的 2 层 ( 分区 26)、1座的3层(分区14);而中央步行区底层(分区33、36、39、43、49)、5座的1层(分区15、16)、2座的1、3层(分区9、11)等能够有效地带动消费者的消费活力(图8)。总体而言,高楼层的店铺连带效应较差,在功能网络中处于较封闭的状态,这与其低通过率、低客流量有很大的关系;底层店铺,特别是中央广场周边的店铺连带效应较好,可见大宁国际的中央广场的确是整个商业空间的中心。此外,2 座 3 层的影城 ( 分区11)虽然处于高楼层但仍是核心空间,说明电影等休闲娱乐类业态虽然营业额不高,但可以带动其他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