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基金会抱负是“推动多元艺术教育,平衡侧重学术的社会文化;将正向价值带给下一代,让好品格伴随孩子成长”;使命是“透过多元艺术创作与儿童同行,全面培育儿童的灵性、美德、创意及意志”。有趣的是,按这艺术创作方向,城市的美化成为教育孩子的工具。林旭辉在香港推动的艺术,不但成为一种城市美学,与城市各区美化相关,且也推动社群参与艺术及城市美化,由此教育下一代,这是艺术、教育、社区重建与城市规划结合,从美学推动政府与人民共建未来的活动。
2016年,这基金会推动联校社群艺术与艺术教育活动——My DreamHouse.Our Dream Community,香港新界大埔作为此艺术活动启动的第一个小区,得到大埔中学校长会赞助及鼎力支持,联系了超过11所中小学约100名学生参与。以工作坊、集体创作及展览等形式进行,让学生透过废物材料作为创作素材,创造一个自己心中梦想的社区模型,在艺术家及教育家的带领下亲身体验创作的乐趣,体会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并从创作过程中将内心的梦想呈现及思考梦想与实践、个人与小区等关系,从而培养正面价值观及生活态度。这项目陆续于大埔区及全港十八区学校举办。
总结香港这种城市美学与社群艺术的经验,有以下特点:
一是这种城市美学,是城市美化、旧社区活化、艺术创作、社群参与及青少年教育的结合。可带来官民亲和沟通,社区群众和谐,家庭亲子共聚的效果。
二是可在城市建立空间的亲和性,通过群众参与的艺术设计使社区及城市整体产生亲和感,使人民认同,爱家爱城爱国。
三是可建立城市文化和不同社区的灵魂及价值,代表人民社群的心思。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城市规划已追上世界水平,而美育也已成为国策,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1】中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原则是:“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12】”
若能将城市美化与美育结合,由市政府作全盘规划,推动不同部门合作,动员青少年及各区社群参与美化城市,就可“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建立健康和谐的城市与社区文化。
林旭辉是亚洲最早将地画、壁画及阶梯画与美育结合的艺术家之一,他的意念已被国内一些地区所接受,如四川教育局已聘他为顾问,建立大中华中西区美育中心;广东佛山市也聘他建大中华粤港澳大湾区美育中心。这将城市美化与美育结合的工作,可能使中国成为城市美化的全球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