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一个60或70后
相信你的童年时光大多是这样的——
蓝天白云下撒欢,田野河流间打滚……
如果您是一个80或90后
单位大院里捣蛋,小街窄巷中摸爬……
总而言之,虽然当年的生活条件比较差,
但是咱们的童年还是比较“~~~浪~~~”的。
然而,看看现在00或10后的孩子们,马路越修越宽,汽车越开越快,院子越来越小,大自然越来越远……于是,拥有着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金宝贝们,大多只能屈居于室内游乐场的穹顶之下。
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爹地妈咪爷爷奶奶的我们的内心当然是拒绝的!但是路边车多,公园太远,院子太小,根本没有地方遛娃啊!!!
其实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对于申报城市会主要关注九大建设板块:包括儿童公共参与、法律支持框架、全市儿童政策、各项儿童权利和对应机制、儿童评估与评价、儿童财政预算、定期全市儿童状况报告、大力宣传儿童权利、为儿童开辟独立的宣传板块。
也就是说……
一座城市只有九门考试都合格啦
才有资格获得“儿童友好型城市”称号!
这股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风潮发展至今,全世界已有400多个城市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认证,但遗憾的是,中国进入该名单的城市数量为…0
让我们看看“儿童友好型城市”都做了些啥——
……
1998年“儿童友好型城市” 世界儿童议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宣告成立,向全世界儿童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意愿和对未来希望的途径。此后,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成立了本国或本地区的儿童议会。
▲ 当地时间2013年6月8日,法国巴黎,学校学生参加第18届法国儿童议会。议会主席巴托洛尼认真聆听儿童“议员”的提问和质询。来源:中新网
2012年,丹麦比隆市政府提出将比隆打造成“儿童之都”,邀请比隆城200名儿童参与城市规划,通过11760分钟学习,260个思路草案,75项成型方案,形成最终实施的改善上学放学道路的11个方案。
▲ 为自行车骑行者安设一个“食人鱼”警告标记,提醒他们即将到达交叉路口。来源:Capital of Children官网
2013年,丹麦莱姆维市将一块闲置工业用地改建成众望所归的娱乐休闲地。通过“滑板+公园”的新型的综合城市公园区,并在滑板场地外融入了一系列儿童游乐设施,为儿童提供了一处环境安全、活动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
▲ 莱姆维滑板公园玩耍的儿童们,来源:谷德设计网
简而言之,儿童友好型城市重点体现在城市公共事务中的儿童参与和决策权,以及城市中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的营造上,正所谓“我的城市、我的童年我做主”!
看到这里,相信您也和小编一样,希望咱们武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能更多关注儿童,让我们的孩子——
能独立安全地在街道上行走
能在拥有植物和动物的绿色空间里自由地玩耍嬉戏
能作为平等的城市公民享受各项社会服务
看到这些,您和您的孩子难道不想参与到武汉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实验中来嘛?现在,机会来了!!!
我们将选取特定的街区作为实验对象,邀请拥有无穷尽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您与孩子们共同参与,消除您的顾虑和担忧,透过孩子的视野去设计和思考,把武汉变成一个对孩子更友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