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规划实施的严肃性,需对绿地制定足够的刚性管理措施,但由于城市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各方利益矛盾复杂,绿地管理又必须有足够的弹性。
因此,应对绿地采用刚性与弹性结合的管理方式,其思路是在规划管理单元或地块内总绿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弹性控制绿地布局,允许指标的腾挪和调整。
对于居住区公园、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等使用功能不是很严格的绿地,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对绿地在服务半径内的形状和位置进行自由调整,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与流程;
在总绿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可腾挪部分绿地率指标给其他绿化形式,鼓励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绿化空间建设;
建立绿地率弹性调整机制,允许在落地条件困难的条件下,通过货币赎买的方式,对减少的部分绿地进行一定的生态补偿,用于本规划单元内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建筑拆除和绿地建设。
规划的刚性控制指标主要体现在雨洪调蓄、综合防灾、安全防护以及全市性综合公园、结构性生态绿地等关乎城市整体生态安全的绿地上,必须严格控制用地边界和绿地建设质量,从管理上保障绿地实施的严肃性;
通过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接,划定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单元一致的单元边界,在指标和用地红线上尝试“多规合一”化的规划整合,调和矛盾,对单元内的总体指标实行严格管理,杜绝各种变相侵占、减少绿地的情况发生,刚性控制各指标总量。
此外,规划尝试从指标,蓝线、绿线和导控说明三个方面落实刚性与弹性结合的绿地导控措施。
在指标方面,规划实行单元总体绿量控制,控制要素有公园绿地总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月平均绿量、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乔木覆盖率和开放空间总面积,同时对各类绿地实行总量控制。
对于具体地块,规划结合《长沙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根据不同性质用地的绿地率要求测算地块绿量,弹性控制绿化形式,刚性控制绿量总量。
在蓝线、绿线边界控制方面,规划同样尝试刚性和弹性两种绿线控制方式,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实现对刚性边界的修改,同时简化弹性绿线的修改和变更手续,在总绿量不突破图则规定的下限时,允许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并配合单元总体导控说明,明确片区整体管理意图和结构,指导城市开发建设活动走向合理、有序(图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