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22辑:栖水筑成——滨水地区规划创作与实践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查尔斯·摩尔
继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由起步走向兴旺之后,人们发现水泥森林开始不能满足城市人的心理需要了,同时,人的消费比例中休闲消费的比重开始攀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幸福指数与生活品质,所以城市空间中不管是留存的自然景观还是后期人为塑造的自然景观,都成为闲暇时人们趋之若鹜的享受。在这些景观中,水景观更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这不仅与人的亲水天性有关,更与水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关,其液态特质的可塑性带来了多种状态与表现形式,从而使得水景在景观中往往作为中心角色出现,成为不可替代的造景元素。因此,作为城市自然景观的穿城河道,无疑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新的眼球工程,城市河道的设计也为越来越多的政府所重视。
在过去,城市河道并没有承载太多的美感价值,因为水利工程的需要,其形象主要表现为解决城市泄洪的功能性沟渠。中国是一个夏季洪水多发的国家,因为多年的洪灾造成的损失,洪水与猛兽一样被人们认为是自然界最无情的杀手,所以为了将防洪做到位,很多城市的河道在穿越城区时,都被尽量地截弯取直,驳岸也进行硬化加固,以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没有洪水的平时,这样的河道对于城市来讲,无疑损失了其日常作为观景休闲的功能。防洪的重要性固然要放在首位,但美感也是河道景观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么是否能够将两者合二为一呢?于是城市河道的生态性理念被提出来,并成为所有的河道景观规划都全力贯彻的一个原则。本文将以河南省漯河市沙澧河景观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启动段的详细规划与施工图设计为例,浅析什么是生态性城市河道,又如何在由宏观到微观的设计中贯彻生态理念。
微信扫一扫转账
想要原稿请点击识别二维码哦
打赏者可免费获得本篇文章的高清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文章留言区留言(并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随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