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的城市规划意义由城市空间(规划)方案、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使用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和塑造的质量决定。城市道路的这个特征通常会随着城市历史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些特征甚至会随之消失。
以下城市规划特征与道路设计密切相关:区域特征、周边土地利用及规模和道路空间(规划)的情况(道路红线、道路宽度以及道路走向等)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特征的关注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道路设计。由于它们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很难被改变(改建),因此它们通常作为设计中的“地方限制条件”来处理。
从区域特征引出了整体城市道路设计的第一个要点。城市规划和城市历史的因素区域特征中充分体现出来。一个小村落、一个中世纪的城镇、一个靠近城市中心长时间行程的聚居区或者城市市郊形成的大型生活区,这些特征都为道路空间设计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通过周边土地利用的规模和功能,即通过道路沿线地产、房屋以及空地使用的形式和规模,将道路两侧的空间和周边地块相连起来。作为具体道路规划的基础,它们越是被细致地规划,越会出现各种多样性。
对于已有的以及规划中的周边土地使用的了解程度也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土地的使用是各种使用需求多样性的出发点。周边土地使用的规划给予未来使用需求指明了方向,而这些内容通常在现状分析中并不能一目了然地被观察到。
此外,可能会在城市区域内和路段中出现一些并未规划,却和设计有关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的通常可以通过诸如外墙和建筑物现代化过程、人口发展、商贸的繁荣和萧条、办公区域的增加来凸显。
道路空间规划的情况实际上是道路空间中土地分配以及道路规划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道路外部限制条件
——道路的宽度
——道路的走向情况
道路外部限制条件是道路(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条件也决定道路空间的构造学意义。和开放式的,周边没有建筑物的道路空间相比,在密集的建成区的城市道路中,很难在有限的周边空间中满足每一种道路(空间)需求。
道路的宽度决定了道路设计的限制条件,不同的限制条件可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交通使用者共享道路空间(如机非混行,人非混行等),道路功能转移到其他道路(如禁止大型车辆通行,通过周边其他道路分流等)以及城市规划者通过规划将这些需求转移。
道路的走向情况是道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条件。道路沿线的变化例如道路的宽度变化,与其他道路的交叉口都是设计中值得关注的点。这些道路沿线的变化直接导致道路两侧的城市规划学效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