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栋高楼,颜色统一,却在最外围没有设置围墙。昨天,郭公庄家园(北区)1416套公租房启动选房签约,让不少选房人很关注,这是本市第一个街区制公租房项目。
规划显示,郭公庄家园一期总规模21万平方米,采用分区建设方式,总共可提供3000套公租房。虽然没有围墙,但郭公庄一期的21栋住宅楼其实分成6个独立组团,每个组团相互围合起来,就像个院子一样。在院子里,有绿地和步行空间,与组团外的公共区域也通过绿植隔开。这次率先选房入住的是其中4个组团,共11栋楼。
小区内部,南北和东西方向各有两条道路是开放给社会车辆使用的。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单元门、小区各个出入口分别设置了门禁系统,车辆抬杆通行。
精心规划的基础上,小区运营安保也有所加强。“小区配备了约30名保安人员,将24小时巡逻。”这位负责人说,特别是在夜间,小区各个出入口都会有人值守,保障小区安全。此外,小区大面积配备的摄像头,让视频监控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一些高科技也用到了这个开放街区的公租房项目中。据了解,每栋楼的一层、二层和顶层,每户都配有红外报警器。如果租户离家,可以启动该设备,报警器只要探测到可疑的入侵人员就会立即报警,甚至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中控平台上也能同步收到报警信号。
去年年底开始,本市公租房小区首次尝试安装居民人脸识别安全管理系统,居民“刷脸”进出小区和单元,实现小区陌生人预警、转租转借预警、承租人入住后空置预警等多项功能。目前郭公庄街区制公租房项目也在采集相关信息,未来有望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实际上,街区制小区的一大好处,是把以前围挡在小区内部的资源变成了真正的公共资源。在郭公庄一期小区内,能提供出来的公共空间就包括道路、景观轴、绿地以及商业办公空间。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出示了一幅规划图。他介绍,未来这个小区全部建成后,南北出入口之间会有一条S形的绿化生活轴,连接广场和主要的活动场地;项目南侧,将有一条东西向商业步行街,沿途设置大量绿地。“道路虽然不宽、但路网密,既有提供给居民的步行道路,也有提供给社会车辆使用的公共道路资源,从而打通循环路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公租房户型普遍较小,公共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小区内,每个组团里设计了“公共门厅”,其中面积达到七八十平方米的就有5个,还有部分小型门厅。伴随着未来运营的需要,这些公共门厅将分别设置服务台、会客休息、快递收集箱、儿童活动区、洗衣房等公共设施,让租户们真正能“足不出户”享受便民服务。
燕保·郭公庄家园(北区)的选房入住工作将在本月15日结束。截至昨天下午6点,完成选房157户,为租户办理入住105户,当日选房率为65.4%。据介绍,郭公庄一期此次配租之后,未来还有大量公租房及配套设施陆续按照计划建设。
注:本内容来源央视网,转载注明来源,十分感谢作者的悉心编写与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规划师论坛1】欧洲城市街区制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理论与实践
【规划师论坛2】新时期下“街区开放”的理论认识及技术探索
【规划师论坛3】路权共享导向的开放街区规划设计策略
【规划师论坛4】“小街区规制”——“街区制”的成都实践
【规划师论坛5】居民主观感受视角下的广州保障房住区空间共享
【规划师论坛6】山地城市中心区街区更新过程中的空间开放与共享
【NEW BOOK】《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西新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理论与实践》
【PM】综合管廊建设的“三级架构”运营模式研究
【PM】天津滨海新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机制研究
【专题研究1】空间规划实践的重心转移: 从用地协调到共治规则的建立
【专题研究2】面向专项规划整合的空间规划方法探索——以广州市“多规合一”工作为例
【资讯】《规划师》?咸阳论坛(2017)通知
识别图中二维码
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