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仁
中国主题公园快速崛起,并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但记者调研发现,我国主题公园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和融合能力仍然较弱,具有高质量规划和长远发展能力的主题公园仍然是凤毛麟角,同质化、低文化、少规划等问题成为多数主题公园的普遍问题。有专家建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突出文化主题,加强与传媒、影视、动画、游戏等产业的融合。(11月15日《经济参考报》)
2016年中国主题公园接待量约二亿人次左右,位居全球第二。知名咨询公司欧睿国际发布的《世界旅游市场全国趋势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主题公园零售额将达到120亿元,日均游客量将超过3.3亿人次,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主题公园市场。
这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整体趋势向好,其次得益于民众文化休闲的需求。再次得益于区域协调健康发展。越来越开放的旅游市场打破了画地为牢,闭关自守的封闭格局,既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激活了民间资金的投资热情。
主题公园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中,不仅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对周边产业和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度假区巨大的人流量和消费能力会显著拉动所在城市的商业餐饮、酒店度假、旅游产品、交通配套、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
但不能不正视,主题公园同质化、低文化、少规划等问题突出,成为主题公园发展的瓶颈。目前亟待由文化、环保、建设、土地等权威部门联手制定和颁布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规划,不仅明确产业定位、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规范土地审批与利用,尤当避免主题公园沦为资本逐利的牺牲品。
当下的关键还是要在提质上下大功夫,强化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主题公园的灵魂。迪士尼之所以风靡世界领先全球,正在于其包括影视、动漫、网络等方面的鲜明特色,构成了美国文化的一张名片。我国主题公园吸引力、美誉度不高,国际竞争力偏弱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不足,文化主题不突出,导致文化承载能力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悠久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说秦皇汉武,一代天骄,单就文学而论,无论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还是明清以降的小说、小品,都足以成为本土主题公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资源。要让主题公园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传播和承载要素,担负起文化供给,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理当立足本土本地实际,确立、挖掘和营造好各类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和自身特色。
当下,尤当深耕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有效传递核心价值,打造知名品牌,既要避免同质化、模仿化、低端化的倾向,更要力戒肤浅粗鄙的噱头,以利形成游客对休闲娱乐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认同。
注:本内容来源中国甘肃网,转载注明来源,十分感谢作者的悉心编写与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规划师》往期论文推荐
区域城市化的“山—海”差异及其启示
“多规融合”的宁波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
新时期宁波市分区规划编制的创新与实践
我国城市灾害韧性评估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基于规划委员会制度建设的 城市设计实施路径探索
日本韧性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以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灾后重建为例
重庆市三大基本空间划定方法与实践
区域产业园区群统筹整合规划方法探索
多层级形态区域视角下旧城住区的 演变机制与更新
住区开放与犯罪:国外情境下的实证评估与理论剖析
【喜讯】《规划师》杂志被评为“2015~2016年度广西十佳科技期刊”
识别图中二维码
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购买《规划师》或图书
请拨打电话:0771-2438012
转载须知
由原创文章请遵循以下转载要求:
微信公众号请于文章发布两天后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