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鲤城区人民政府主办,泉州文旅集团-古城发展公司、黎明职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鲤城区致和社工事务所协办,学堂承办的“美丽古城 家园共造”社区营造进阶培训第一阶段,于2017年11月4、5日举办。
回忆昨日繁华,探索兴建之路
2017年11月16日下午,社造009的成员一起拜访了“泉州第一炮”陈日升老师。 关于“泉州第一炮”称号的来历,2005年《泉州晚报》相关报道称:“炮”者,在闽南话当中是宣传鼓吹的意思。长期以来,陈日升老师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宣传泉州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己任,他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抱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他称真正的文化不是关在自己家里自称老大,而是要向外宣传,走出去,这是一种厚重且崇高的文化品格。社造九组拜访陈日升老师 图片来源:吴华莹
印象侨光
拜访陈老师的话题从他对侨光的印象说起。陈老师介绍了侨光电影院在1953年以前是泉安车站站址。1953年,车站东迁南较场,由归国华侨陈启紫发动华侨侨眷创办侨光电影院。1955年初落成,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拥有座位1195个。建筑立面类似前苏联高尔基大剧院,科林斯柱式,具有俄罗斯古典建筑风格和样式,雄伟壮观。
据称,过去晋江农民有入城“看‘侨光’、吃‘远芳’”的口谚。“侨光”说的就是侨光电影院,“远芳”指的是远芳饭店。在侨光电影院右前方、中山南路371-373号是远芳饭店所在位置,这家饭店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一家远近闻名的大菜馆。老泉州人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看侨光,吃远芳”是令人神往的一种生活享受。这足以可见,当时侨光电影院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陈老师回忆印象中的侨光电影院。图片来源:泉州网
南门百货
陈老师接着给我们讲起了城南当年繁荣的景象。他介绍到,旧顺济桥是晋江、石狮、安海进入泉州的主要通道。建成、南国百货商店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当时市区的大百货商店,经营几千种物品,当时泉州人结婚时要准备丰盛的“嫁装盘担”,都要到南国、建成百货购买,崭新的棉被、床巾、枕头、脸盆、鞋袜、衣服是必需品,比较富裕的家庭还要购置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等三大件或五大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旧顺济桥逐渐破损,泉州兴建了泉州大桥,晋江一带的村民改走泉州大桥直通温陵路,来侨光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超市逐渐代替了百货商店,传统的百货商店不断消失,听了让人不胜唏嘘。
陈老师回忆南门百货当年繁荣景象,组员悉心聆听并做记录。图片来源:吴华莹
给社造小组的建议和意见
陈老师听闻我们社造009此行的目的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第一、建议城南建立真正纯闽南美食的“美食一条街”或“美食中心”,方式可以借鉴晋江历年来在举办的“深沪美食大赛”。第二、城南有很多的著名的寺庙,如天后宫、富美宫、黄帝宫、青龙宫等等,以宗教信仰的传播交流来带动人气。第三、今后个人游、家庭自驾游会成为旅游的热门趋势,要做好交通、食宿的相关配套设施,比如发挥李贽故居的影响力,改造周边老宅,让李贽故居成为真正具有标志性的城南旅游景点之一。第四、希望位于城南片区的传春幼儿园继续开展闽南民间舞蹈教学,今后多以闽舞踩街表演的方式让孩子们一同来传承、宣扬闽南文化。
陈老师赠书。图片来源:吴华莹
陈日升《到马可波罗的故乡去》,傅金星《泉山採璞》。图片来源:吴华莹
结束语
拜访结束之际,陈老师赠送了两本书给大家,一本是他本人的著作《到马可波罗的故乡去》,一本是傅金星老师的著作《泉山採璞》。陈老师博学又谦和,几十年来不遗余力宣传泉州文化的行为让我们深深敬佩,墙壁上挂着多位领导题词赠送的“泉州第一炮”字符,就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赞赏和肯定。分享区政府在城南改造中的一句祝福话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宝城南将写下古城复兴的新篇章,谱写文化复兴的最强音。”
社造九组部分成员和陈老师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吴华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投稿/contribution@xiangchoujingji.com
联系电话/86 21 5957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