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红门上贴着最早网上流传的清退通知:

没有落款没有盖章。
问了下住户,说是早上六点贴上的。
现场已经在搬:



挤满各种小面包车和私家车:

这是小区住户的车辆登记信息,根据志愿者中流传的数据(不确切),这一片大概有200-400户:

女人们拿包袱,男人们搬大件。
一开始以为这些大件也要搬走,实在是很节约,但实际上……

院子后面是一片树林,空地上,桌子、柜子、婴儿床……堆了一小堆,大多数都直接摔烂了。

几家大嫂边扔边打趣:当时这桌子还是特地新买的,现在也带不走,你说当初还买它干啥。
这堆摩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报废的:

不知道摩拜对被清退区的自行车有没有什么回收规划。
回到刚才贴车辆信息的小楼,二层,当时数了数一条走廊的户数,现在忘了,大概二十户吧:

门上有清退的通知 ,也有催交租的通知,截止日期是28号,看得出大家都没预料到清退通知来得这么突然:

偶遇到老乡,一位在北京做装修十几年的大爷,告诉我这里的房租是一个月1000块。
1000块能租到的是这样一间带卫生间的房间:




有进门就是卫生间的,也有卫生间在里面的,空调热水器都齐全。
到走廊尽头拐弯,就能到另一排公寓:

现场虽然忙碌,但其实氛围很平静,起码,不像朋友圈里那么“悲情”。
跟老乡聊,他们已经找好了新住处,贵一点,2000块一个月,在北京也有朋友,能帮帮忙。
比较麻烦的是一位大叔在这儿有600平的厂子,做地毯的,还不知道怎么搬。
但还有心情跟我打趣。


在这儿待到5点左右,现场很忙碌,觉得自己有点碍事儿,就想先到皮村里面看看。
穿了一条秋裤在户外站了1个多小时,弱鸡的我已经开始发抖了……
6点前,天已经黑透了,又回到这里,门上原有的通知不见了,当时已经流传开另一张通知,说清退时间延迟到12月1号,也就是后天。

后来听孙恒说,是他们去跟村里面协商的结果。
那天去了很多的媒体和志愿者,村里也感到了压力。
晚上六点多,还是不断有志愿者过来,人多,难免会妨碍,有个住户就说:别进来了,都来了好几拨了。

我们想了想,决定撤。起码今晚还没搬走的人还有地方住。
而且讲真,在户外跑了几个钟头,真的冻傻了……
在门口等车的时候,看到有七八个穿保安制服的人在路口,我没敢拍照。
根据自媒体”市政厅“整理的信息,(截至目前)北京有135处安全隐患清理整治点的有效信息,其中昌平区有20处,朝阳区有33处,大兴区有22处,丰台区有20处,海淀区有16处,顺义区有7处,通州区有16处,西城区有1处。
这135处清理整治点包括:出租公寓、工业园区、地下室、酒店宾馆等。图中也有一些点,无法精确到镇或村的具体建筑名称(如上地地区),这些点表示在该片区存在若干清理整治点,但具体数目暂不确定。可能涉及的清理点大概有这么多:

▲北京安全隐患整治分布图(共135处)/制图 鱼禾

▲北京丰台区和大兴区的安全隐患清理整治分布图(共42处)/制图 鱼禾

▲北京海淀区和昌平区的安全隐患清理整治分布图(共36处)/制图 鱼禾

▲北京朝阳区、通州区和顺义区的安全隐患清理整治分布图(共56处)/制图 鱼禾
晚上跟北京的朋友吃饭,外地来北京的IT男,租的自如的房子,也是隔断的那种,3环外一点点,紧挨地铁,15平,月租3030元。
属于这个地段的平均水平。

像“自如”这样白领喜爱的租房平台,回收住户的房子后,部分也会重新隔断。虽然跟皮村相比已经是“精装修”了,但仍然属于“非法隔断”的群租房。
相对于北京这样的外来人口大市,很多住宅空间的设计已经不符合城市需求了。
传统家庭需要的大客厅,在“个体”时代,就属于是空间浪费,从需求出发,隔断是必然的选择。
最后说点心里话,在上海小十年了,虽然不想承认,但整个人其实软糯了很多,还是日子太好过,虽然也属于不知道哪天在程序上也突然被“低端”的外来人口,但警戒性已经很小了。
真的很沮丧,感觉现在的自己,每天所关心的事,始终超不脱心里那点小欲望。
这次来北京,更多的,是逼自己除了虚假的关怀之外,更多一些共感。
毕竟,不站在北京的冬天里,就忘了寒冷到底有多冷。
■本文由作者惠赐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