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牢牢铭记在平遥古城申遗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四位功臣,近日,平遥县委政府决定,将环古城的四条路分别命名为阮仪三街、郑孝燮路、王景慧街和罗哲文路。其中阮仪三街是新命名的,其他三条街(路)是更名的。【导读】申遗功臣 | 平遥人民不会忘记

新名称示意图
阮仪三先生,是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教授是1981年介入平遥县城总体规划的,由于他的介入,使平遥这座沉睡了二千多年的古城,焕发了新的青春,从而又走向世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就在他来到平遥古城内时,正赶上平遥拓宽西大街,已经拓到沙巷口,阮教授据理力争,坚决阻止这一有损古城风貌的建设性破坏行为。这就是阮教授的“刀下留城”。
之后,阮教授带领两位老师和10名同学,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与当时平遥县建委共同编写了《平遥县县城总体规划》。
当然,我们还应记得以下三位平遥申遗功臣。

郑孝燮,城市规划专家,为设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倡议人之一。长期致力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在研究探讨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和理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古迹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倡建及其规划和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7年1月24日逝世,享年101岁。
1994年6月9日,在经过一年时间积极争取、精心筹备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二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旅游经济开发论证会(下称“两会”)在平遥举办。在这次会议上,时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xie)、罗哲文等专家提出,应争取将平遥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并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2012年5月14日逝世,享年88岁。。
1994年6月9日,在经过一年时间积极争取、精心筹备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二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旅游经济开发论证会(下称“两会”)在平遥举办。在这次会议上,时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xie)、罗哲文等专家提出,应争取将平遥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并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和支持。1995年6月间,经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开会评审,平遥古城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平遥古城的申遗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王景慧,原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副司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曾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2013年1月3日逝世,享年73岁。
1995年6月间,经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开会评审,平遥古城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平遥古城的申遗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为搞好申报文本的制作,时任国家建设部副司长的王景慧提出了宝贵建议,做了不少工作……

1997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国际古遗址理事会专家、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田中淡博士到平遥专题实地考察评估。之后的四个月是耐心的等待。
1997年6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传来喜讯: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审通过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决定提交年底召开的全体委员大会正式表决。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举办第21届大会,正式表决通过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