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惠芳、陈超:《开放经济下知识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柏培文、许捷:《中国省际资本回报率与投资过度》,《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郭婧、贾俊雪:《地方政府预算是以收定支吗?——一个结构性因果关系理论假说》,《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史丹、张成:《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系统性优化——从产出结构优化和要素结构配套视角的分析》,《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马草原、马文涛、李成:《中国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根源与表现》,《管理世界》,2017年第11期。
周云波、田柳、陈岑:《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技术溢出与行业收入差距演变 ——对U型假说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管理世界》,2017年第11期。
方师乐、卫龙宝、伍骏骞:《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 ——农机跨区服务的视角》,《管理世界》,2017年第11期。
葛菲、贺小刚:《生产制造还是资本投资?中国工业企业国际创业资本的流向 ——基于制度距离的解释》,《管理世界》,2017年第11期。
郭云南、王春飞:《中国农村宗教与公共品投资》,《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杨振宇、张程:《东迁、自选择与劳动力溢价:“孔雀东南飞”背后的故事》,《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陆铭:《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现在与未来》,《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张俊:《高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张学良、李培鑫、李丽霞:《政府合作、市场整合与城市群经济绩效——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实证检验》,《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刘毓芸、戴天仕、徐现祥:《汉语方言、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杨曦:《城市规模与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效应——基于城市生产率与宜居度差异的定量分析》,《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常晨、陆铭:《新城之殇——密度、距离与债务》,《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赵方、袁超文:《中国城市化发展——基于空间均衡模型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李磊、蒋殿春、王小霞:《企业异质性与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世界经济》,2017年第11期。
李松林、刘修岩:《中国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扁平化:多维区域验证与经济解释》,《世界经济》,2017年第11期。
丛海彬、段巍、吴福象:《新型城镇化中的产城融合及其福利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11期。
赵娜、王博、刘燕:《城市群、集聚效应与“投资潮涌”——基于中国20个城市群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11期。
胡彬、万道侠:《产业集聚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兼论企业“创新惰性”的形成原因》,《财经研究》,2017年第11期。
郭树龙、刘文彬:《房价上涨对企业规模分布的影响研究》,《财经研究》,2017年第11期。
潘安:《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碳排放转移——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财经研究》,2017年第11期。
顾振华、陈强远:《中央和地方的双重政策保护与产能过剩》,《财经研究》,2017年第11期。
于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去杠杆了吗?——影响机理与加速机制》,《财经研究》,2017年第11期。
魏楚、郑新业:《能源效率提升的新视角——基于市场分割的检验》,《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李平:《环境技术效率、绿色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
苏屹、林周周:《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
张同斌、王树贞、鲍曙明:《“中国制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分解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
李玉梅:《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测量及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
刘晨晖、陈长石:《土地出让如何影响城市间发展不平衡——基于财政缺口弥补视角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17年第11期。
王红建、汤泰劼、宋献中:《谁驱动了企业环境治理:官员任期考核还是五年规划目标考核》,《财贸经济》,2017年第11期。
李佳、刘芳、张宇等:《气候变化背景下野生动物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7年第20期
王静、周伟奇、许开鹏等:《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对植被覆盖度及景观格局的影响》,《生态学报》,2017年第21期。
王雅敬、谢炳庚、李晓青等:《喀斯特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生态学报》,2017年第21期。
朱嘉伟、谢晓彤、李心慧:《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生态学报》,2017年第21期。
沈晓艳、王广洪、黄贤金:《1997—2013年中国绿色GDP核算及时空格局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第10期。
唐志鹏、郑蕾、李方一:《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八大经济区出口结构优化模拟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第10期。
高凤杰、单培明、马泉来等:《黑土耕作区土壤含水量空间自相关及农业生产分区》,《自然资源学报》,2017年第11期。
宋涛、程艺、刘卫东等:《中国边境地缘经济的空间差异及影响机制》,《地理学报》,2017年第10期。
郭庆宾、张中华:《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地理学报》,2017年第10期。
塔娜、柴彦威《基于收入群体差异的北京典型郊区低收入居民的行为空间困境》,《地理学报》,2017年第10期。
杜志威、李郇:《珠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发展的增长与收缩新现象》,《地理学报》,2017年第10期。
曲衍波、姜广辉、张佰林:《山东省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地理学报》,2017年第10期。
任宇飞、方创琳、蔺雪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地理学报》,2017年第11期。
周亮、周成虎、杨帆等:《2000-2011年中国PM2.5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解析》,《地理学报》,2017年第11期。
刘友金、易秋平、贺灵:《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经济地理》,2017年第9期
焦敬娟、王姣娥、程珂:《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演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地理》,2017年第9期
郭淑芬、李晓琪、阎晓:《环渤海地区合作背景下京津冀产业转移趋势与山西承接行业拣选》,《经济地理》,2017年第9期。
姜会明、孙雨、王健等:《中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科学》,2017年第10期。
王士君、田俊峰、王彬燕等:《精准扶贫视角下中国东北农村贫困地域性特征及成因》,《地理科学》,2017年第10期。
仇方道、金娜、袁荷等:《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的时空异质性》,《地理科学》,2017年第10期。
闫东升、杨槿:《中国县域市民化需求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变》,《地理科学》,2017年第10期。
钮心毅、丁亮、宋小冬:《基于职住空间关系分析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2017年第8期。
吴放、竺越、沈济黄:《空间环境对交通出行特征的影响——拥有大规模公交体系的城市比较研究》,《城市规划》,2017年第8期。
刘珺、王德、朱玮:《基于行为偏好的休闲步行环境改善研究》,《城市规划》,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