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理事、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锦富作了题为”企业主导型境外园区发展经验与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开发区的本质和特征分析入手,强调了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开发区发展走到了“内部调整、外部输出”的关键时期。报告从园区类型、园区规模、产业类型、分布特征、运营主体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境外园区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对企业主导型园区进行了建设特点的解析。最后,提出对企业主导境外园区建设的三点思考,即——合适的选址是发展的基础,注重本地化是发展的保障,转型发展是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新加坡邦城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总规划师陈启宁先生作了题为”跨国合作产业园区发展经验初探——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概念提出、组织架构、管理开发模式、法制环境、规划结构、城市设计、发展历程、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招商引资、创新发展等方面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具体介绍,并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因素进行了解析。随后,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 “走出去”项目及海外输出经验,总结了海外园区规划建设的七点发展经验,即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总体环境、精心选址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的园区规划体系、营造亲商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国际招商构建产业集群、坚持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
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兴平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关键技术研究”的主题报告。该报告主要基于王兴平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境外产业园区规划技术合作研究与示范应用”,从“一带一路”战略的境外响应等方面介绍了项目的缘起,并阐述了项目计划开展的六项研究内容,一是基础性内容的研究,包括对开发区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对境外产业园区的评估,二是关键技术的研发,三是开展工程示范,结合实践探索应用,并制定园区规划的编制标准,四是从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软件方面的建设,五是人才和平台建设,六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
上海市委党校李鲁、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丁宁、浙江工业大学讲师朱凯、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莫格亚(巴勒斯坦)、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师赵四东、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园区经济的国际化之路,走进‘一带一路一洲”、”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铁岭-沈阳-营口发展轴空间发展研究”、”产业规划引导下的西部沿边开发开放区经济转型路径研究”、”The effect of The One Belt One Rood initia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 in flrabic countries”、 “中国—东盟共建产业园区的“混血式”生长路径研究——以广西为例”的会议发言。
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董卫教授,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东南大学李百浩教授,新加坡邦城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总规划师陈启宁先生对论坛的精彩发言进行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