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网络的改进主要通过“路网密度的增加”和“街道连通性的加强”两个途径实现。在图4的街道现状轴线地图分析中可以看到,原有街区内部道路的集成度都相对较低,这意味着这些道路的可达性较差。而“路网密度的增加”与“街道连通性的加强”两个途径有助于提高道路的可达性,建构连续的、相对密集的街道体系,并将原本封闭的大街区打开,使更多具有成为公共空间潜质的城市空间毗邻街道。“在连通的街道系统中,运动长度更短、更为有效,5 分钟的步行距离也能够覆盖更大的城市区域。在无小汽车干扰的前提下,连通的街道系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与娱乐设施” 。
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确定打通的“断头路”以及新增设的街道,并考察城市路网的改造是否会影响街区空间以及主要建筑的正常使用。在经过改进的路网中,街道被划分为不同级别与间距 —— 新的机动车道路的平均距离约为160m;在必要的地段增加步行道路,间距尽量保持在80m左右 。新建路网能够缓解研究区域的部分交通拥堵及人车混杂问题,并提高部分街区空间的可达性(图6)。

运用轴线地图对研究区域改造后的路网进行r=3的局部集成度分析,发现整体上新建路网具有更好的连通性,道路的可达性也高于现状路网;同时,也可以显示出新建路网中具有较多人流及较高商业价值的城市街道 (图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