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个嘉宾宣讲结束后,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彭子凤、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军,以及智慧足迹高级副总裁文武等专家,就大数据与区域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王志高主任提出目前大数据应用在数据获取、行业建设和大数据在未来情景的预测上可进一步探索。文武总裁对联通智慧足迹公司在联通手机信令数据积累、数据处理平台以及七大产品系列进行了介绍。彭子凤主任介绍了规划院信息部门参与总体规划的经历,并提出了大数据应用应该具有问题导向性,应与其他数据进行融合验证,以及数据应用应对规划的指导性、对未来具有预见性等建议。王建军主任介绍了自己在多元数据分析、建立联合团队方面的经验,指出大数据分析在十九大“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处理“新阶段的新矛盾”,围绕“以人为核心”的基本策略开展工作。
在自由讨论环节,现场嘉宾和参会听众针对大数据在公共政策、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以及行业合作等方面展开了讨论。针对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安全性问题,李栋认为国家未来一定会出台数据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在现阶段他鼓励数据共享并明确数据的使用目的,以便更好地服务大众;文武总裁与彭子凤主任建议现阶段可以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调动数据生态圈的不同机构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并驱动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陆佳总经理认为目前数据的获取和技术的能力已经不是瓶颈了,真正的问题是业务上的落地。王志高主任和姜洋总监认为,目前绿色低碳方面的数据比较匮乏,尤其是涉及到街区、建筑等跟人的感受直接相关的数据,他希望以后有更多不同领域的人关注“以人为核心”的数据研究。林文棋主任也同时针对数据的效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数据的效用现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未来希望大数据能够结合人工智能,对未来进行比较精准的预测。乐阳教授提出大数据不在大,而在于从不同侧面来帮助我们做决策分析,同时大数据也存在数据定义和规范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针对大数据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方面的应用,各位嘉宾也展开了深入讨论,黄鼎曦研究员和乐阳教授认为,大湾区存在政策协调层面的需求,就在不同法律、制度体系下,探索大数据如何介入区域研究、树立数据领域的共识、总结城市治理经验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
最后,林文棋主任做总结发言,指出真正把大数据研究和实践相结合、把传统数据跟大数据相结合、把研究和政策相结合的道路还很长。而这也意味着大数据领域给大家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应用的可能。林文棋主任表示,希望规划年会能够持续召开大数据专场,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努力,获得对大数据更深刻的认识,实现大数据更广阔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