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镇化的金融支持安排,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仍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为规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PPP必须规范化发展。
11月16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提出,严格新项目入库标准,对于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不合规入库项目集中清理。同时,PPP项目不能逾越财政10%的支出红线、财政可承受能力和物有所值评价等措施将进一步强化,把PPP项目关进制度的笼子。
与此相呼应,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已经发行的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这一措施将从根本上卡住部分PPP项目混乱举债的资金源头。
此外,各地政府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今后,纯政府付费型PPP将减少,重点推动实施以使用者付费为主的特许经营项目。
可以预见,城镇化建设将降低对政府资金的依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国家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千企千镇工程等方式,引导房地产企业、各类产业企业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
特色小镇是在城镇化大背景下提出的兼顾经济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型城镇化方案。目前,特色小镇已完成了前期试点和政策扶持基础,下一阶段马上进入快速发展期,包括华夏幸福、绿地等房地产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特色小镇。
千企千镇工程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型,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镇企融合发展、共同成长,更好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提供公共服务等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