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逾百年中欧文化融合的殖民时期还是近几十年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一国两制”时期,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中一直呈现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以其产业经济特色及资源优势不断加深与内地的合作,成为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创造了“小而强”的微型经济体(2016年澳门人均GDP达69372美元,是我国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
独特优势
世界文化遗产;知名旅游目的地;葡语系国家交流及经贸合作基础。
区域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空间瓶颈
澳门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口持续增长严重考验着弹丸之地的城市空间,暴露出本土土地资源不足、岛内基础设施滞后、绿地和滨海开放空间匮乏等问题,面临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方面挑战,需要人居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1
澳门近来的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可以通过四个重要规划及其建议进行总结,包括:《2015新城区总体规划第三阶段公众咨询》、《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澳门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澳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建议”。
澳门规划实践的关键词
连通与可达Connectivity & Accessibility
无论是区域协作还是城市内部发展,澳门的规划始终需要围绕Connectivity(连通) & Accessibility(可达)去探索,这不仅是要强化交通的联系与可达,更是要把澳门的发展放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网络中去探讨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系。
澳门本土资源局限性,其“小”的困境突破需要依赖湾区的“大”格局,其“内”部问题解决和优势发挥需要通过“外”部协作,澳门的规划实践要不断强化区域合作。
港珠澳大桥(图片来自网络)
国家层面:融入国家战略——《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主动对接国家“十三五”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等;
区域层面:加强湾区协作——澳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建议等,积极融入湾区发展;
城市层面:空间资源挑战——《2015新城区总体规划第三阶段公众咨询》,致力解决岛城内部问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
《2015新城区总体规划第三阶段公众咨询》
2
国家定位
“一中心”与“一平台”
根据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央政府支持澳门发展成为 “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2016年公布的“ 十三五” 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该定位。
围绕“一个中心”与“一个平台”的定位展开区域合作,发挥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作用及优势,澳门“五年发展规划”与“旅游业总体规划”是对如何建设“一中心”与“一平台”的规划应对。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澳门建成“一个中心”是未来澳门长期发展的愿景,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休闲城市、宜居城市、安全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文化城市、善治城市。
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以语言文化为纽带推动经贸合作,支持在澳门成立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家联合会、文化交流中心、双语人才培养基地、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可为内地与葡语国家之间提供语言、金融、法律等中介专业服务。
规划实践:
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
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研室于2016年9月8日正式发表的《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澳门首份未来发展总体规划,并主动与国家“十三五”规划接轨。确立了兼顾了短、中长期发展需要的7大目标。
1. 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争取非博彩业务收益占博彩企业总收益的比重增加至9%或以上,优先培育澳门的会展业、中医药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特色金融业,维护中小企业在城市发展中的空间。
核心目标2:居民生活素质提高。
是五年规划的重点,包括土地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交通问题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治理道路水浸是民生工程之一。
核心目标3:旅游休闲大业态逐步形成。
发展综合性旅游项目成效显著,提升旅游市场、客源、产品等方面的多元化、精细化、国际化程度,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海洋旅游、养生旅游、小区旅游等创新旅游产品持续成长。
2. 对外连通
另外,如何与湾区城市建设产学研纽带,与珠海及周边城市高效紧密合作,提升大众教育素质非常重要。澳门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接重点工作包括:
《澳门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为实现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旅游局于2015年编制了《澳门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业是澳门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业产值占澳门GDP的80%以上,其中又以博彩业为主导,也存在标志性旅游产品有限、旅客留宿率低等问题,澳门旅游业发展应该充分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多式交通联系、合作开发旅游产品体系及拓展湾区和国际市场。
关键目标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包括推动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认同和参与;管理旅游业发展并提升接待能力;提升旅游行业的环保标准;区域的无缝连接。
关键目标2: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
包括打造标志性旅游产品;营造滨水空间;拓展海上旅游产品。
关键目标3:开拓优质客源市场
包括发展澳门成为多日旅游目的地;持续开拓具潜力的商务、会展和其他目标客群;?利用创新科技发展智能旅游;与邻近城市联合开拓具策略性旅游产品。
关键目标4:提高旅游质量
包括持续培训本地旅游从业员;设立综合旅游质量机制;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
3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澳门带来了更多的区域机会,澳门一直致力对接湾区各城市发展合作,发挥固有优势和外联功能,承担更多湾区发展责任。
澳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建议
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而言,澳门特区初步计划围绕两大角色、三个定位、八项重点开展工作,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两大角色:在中央政府支持下,促进“一国两制”方针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发挥澳门独特优势,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合作纽带。
三个定位: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八项重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合作纽带;多方合作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动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内澳门居民的同等待遇;推进人文交流,促进文化繁荣;推进双向合作,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就业,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积极应用前沿技术培育创新生态系统,支持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在澳门的发展;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宣传推介。
4
《新城区总体规划第三阶段咨询》
在新城区总体规划中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公共交通是提升居民生活素质的核心资源,在各分区中各有侧重。
A区(公共房屋、民生配套、城市门户):加大公屋单位的供应量,粤港澳大桥接入点
新城A区总体规划平面图
B区(政法区、滨海绿廊、旅游设施):建立滨海开发空间体系,完善绿地系统规划
新城B区总体规划平面图
CDE区(低碳居住区、滨海绿廊、交通枢纽):完善市政设施提高防灾避险能力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新城CDE区总体规划平面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澳门“两大角色”和“三大定位”下,澳门的具体操作和进一步思考重点应当关注:
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如何让澳门居民积极参与并享有更多的生活便利?
怎么支持澳门年轻人创新创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深圳前海青年人梦工厂,很多香港高校毕业生也参与其中。这方面澳门如何发挥更多的作用,激发年轻人创新创业?
如何借力湾区科技发展,促进自贸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推动新科技、新业态和创新产业在澳门的发展与应用?
如何提高城市韧性,加强极端天气的基础设施应对能力?
——这些将成为澳门城市规划未来关注的主要方向。
*本文根据陈振光先生在“大湾区规划论坛”上的演讲整理,未经讲者本人审阅。文中观点也不可视为官方意见,敬请留意。
· · ·
大湾区论坛相关阅读:
论道“大湾区”:开放创新,和衷共济
李迅:“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区域空间格局之变
陈宣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思考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创新与合作治理
宜居湾区与绿色生态
大湾区:从南来北往的直线联系到各具特征的网络互通
粤港澳大湾区延伸阅读:
妙宇星空 | 大棋局中的大湾区
王缉宪: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OPP”
王缉宪 | “大湾区”:以虚的尺度,解决实的问题
王缉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不是为了“打造竞争力”!
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被边缘化了吗?
深圳与广州的"POD对决":谁是中国现代性的门户?
深圳,大湾区的弄潮儿!
袁奇峰论广州:南沙击水三千里,广佛更上九重天?
【城识】粤港澳大湾区,超越珠三角“排位赛”!
讲者 | 陈振光
澳门城市规划学会监事长
讲者简介:
现为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资深会员, 香港地理学会理事长(1999-2001),香港商场管理学会荣誉会员,澳门城市规划学会创会会员及监理事。现任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研究)(2011-2016)。荣获Doris-Zimmern 香港大学-剑桥大学休斯学堂 Fellowships (2013-14)。2014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客座教授,同年被授予香港大学杰出研究生导师。从事城市、区域发展及规划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感谢阅读/分享
关注“”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中留言或发邮件至:
cheng+@szcaup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