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David Banister 教授,牛津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译者简介:
施澄:博士,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助理研究员
叶亮:博士,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同济大学
全书简介:
本书是David Banister先生,在全球视野下,对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政府有效政策的制定和重大战略的决策,并分享了欧洲大陆和英国的一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David Banister先生是英国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交通研究中心的教授,享誉全球的交通政策专家,欧盟环境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其在缓解交通碳排放领域和战略及政策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低碳研究目前是国内和国际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的研究课题,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一般占总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也是市民最直接的一种碳排放方式。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机动化时期,小汽车引发的碳排放迅速增长,大量学者近年来在此领域进行多项研究。该书是该领域英国先进研究成果的经验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其英文版已经会受到该领域的我国学者的高度关注。有关城市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学术著作很多,但是本书学术地位更为突出,凝聚了David Banister先生本人及一些该领域顶尖学者的共同努力。本书与其他同类图书的一个重要区别和一大特色是,David Banister先生先生对于许多基本问题一阵见血甚至是颠覆性的观点,比如他认为私人机动化交通从根本上是不可持续的;又比如政府主导的灵活强制的政策是解决交通问题主要措施,技术进步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又比如可持续发展的撑死从本质上是复古于传统城市的过程。本书基于David Bannister先生为欧盟环境委员会做的研究报告为基础,基于大量欧洲与美国的数据资料。同时,该书的经验分享及面向决策者的见解对于中国政府层面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