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解决小区停车难,立体车库与各种拓展车位的办法
分类
(编号:8)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3-12-05 10:08:39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注:本配图来自网络,是一种地下结合地上的立体停车方式。原文如下: 前不久,上海晨报报道了有小区的居民为了保证自己的停车位不被他人占据,在路面设置了形形色色的停车地锁,争相“圈地”。这一报道让停车难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实际上,申城有不少小区都创造性地运用了很多办法来拓展停车位,直停变斜停、“撤绿”变停车位、周边次要道路夜间停车…… 在“挖潜”改造的同时,部分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开始探索立体车库建设试点工作。与有地下停车库的小区不同,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场地,无地下停车库的微型小区和老小区的立体车库多为搭积木式的露天停车库,且可“上天入地”。 【案例:立体车库也是“先到先得”】 在提篮桥街道“虹宸易居”,小区中心一块半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上,记者看到一个钢架结构的立体停车库。停车架有三层,每层1.5米,两层可以放入地下,相当于把原本的停车位一下子扩大了两倍。记者看到,车主若需停车和取车,保安可帮忙操作升降架,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分钟。 “虹宸易居”已建成近10年,共有131户居民,建筑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是个典型的“微型”小区。“虹宸易居”物业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立体停车库这上下三层21个车位的话,小区只剩下不到20个车位,无论如何挖掘潜力也不可能解决40多户有车居民的停车问题,加之由于停车库是开发商投资建设,所以居民还是比较支持的。 三层的立体停车库建成后,小区里现有停车位约40个,而已有车业主则有45家。虽然仍有几辆缺口,但通过地上空间挖掘尽可能多的车位,可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虽然立体停车库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是这些车位并不是固定的“产权车位”。兆庆居委会主任施美娟告诉记者,小区所有的车位,包括立体停车库的21个车位都是临时停车位,先到先得。 据介绍,立体停车库造价并不很贵,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许玉彪说:“平均一个车位2万元左右。”以“虹宸易居”的立体停车库为例,造价大约50万元,是开发商出的。每半个月就要进行专门维护,加上零星保养,每个月平摊下来基本在800元左右,每两年又要进行一次大修,费用约需2100元。通过收取小区停车费,每个月大致能保持收支平衡。 【推广:最大阻力来自居民】 “看看都蛮好的,但是实际推都会遇到问题。”望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季宝红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时曾经提出过多项针对停车难问题的议案或书面意见,他也曾亲自考察过小区立体停车库。在他看来,要想在老式小区推进立体停车库的三大主要问题就是“工程、相关费用和居民意见”。 上海泊鼎停车公司负责人宋建君几乎每隔几天就会遇到一些小区业主来咨询建立体车库的事。他亲自谈过的小区也有10多家,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他认为小区建立体车库面临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小区业主之间的协调问题。新建立体车库常常需要破坏部分绿化,影响采光,运行后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噪音,因此会招致不少无车业主的反对。其次,建造立体车库的钱由谁来出?小区维修基金出?没车的业主大多会反对。政府补贴?上海那么多小区,补贴得过来吗?开发商出?房子一旦卖完,开发商才懒得花这笔“冤枉钱”。再者,立体车库由谁来管理?与普通车位不同,立体车库在后期运营上还需要电费、养护费、操作费等,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许玉彪认为,老式小区建立体停车库最大的阻力其实还是来自居民。“老式小区多半空地很少,要建立体停车库多半还要推掉些绿地,但不少没有买车的居民就反对这么做。”此外,立体停车库多半是露天的,夜间停车时,装置本身发出的警示噪音、灯光等问题也是很多人反对它的理由。 【探索:“挖潜”方式层出不穷】 据介绍,中心城区大量年代久远的老小区的停车问题尤其突出,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失达36万-37万个。此前,相关部门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增加停车设施,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存量挖潜”,比如办公楼,夜间的时候基本上下班了,此时能不能为周围的小区居民提供车位,这是值得探索的。 记者走访发现,现实中各小区拓展停车位的方法很多: 错时停车:两年前,静安晶华园小区与毗邻的创展大厦协商,小区与商务楼间将施行错峰停车:夜间创展大厦向小区业主开放10个左右的车位,而白天小区也可以向商务楼工作的白领开放同样数目的车位。小区10余辆“无家可归”的车辆晚上便有了归属。而且,管理者通过价格杠杆鼓励业主将车停出小区。将车停放在小区内,收费为15元一天,一个月则需花费大约450元,而将车停入写字楼,夜间停车包月则为300元。 “开发”小区旁的地面:虹口区有关部门经过多次实地勘察,根据凉城路(广灵四路—广中路)这一路段夜间车辆不多的情况,在此路段的西边一则辟为夜间临时停车点。区建交委利用地块退界让出的临时空地,完成了旅顺路、商丘路临时停车点建设,并联合市政署及有关街道即将在奎照路等区域再推临时停车点。市第一人民医院、岳阳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分别结合医院改建,落实停车泊位新增数量。 “向绿化要车位”:康泰新城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域协调”模式,在减少平面绿化的同时,补种了蔷薇花、爬山虎等爬藤类植物,着力拓展立体绿化,成功增辟了630多个固定车位和200余个临时车位,使原来几乎无法调和的停车难矛盾大大缓解。 【新思路:学校操场车库可一举三得】 除了各种“常规手段”,季宝红还建议还可以利用一些学校的操场下面的空间来建造半地下车库。“学校老师有车一族人数的不断增加,半地下车库首先可以解决教师们的停车问题,避免老师车辆随意停放在学校路面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季宝红说,很多家长接送孩子也是开车,结果造成校门口交通拥堵,形成安全隐患。建设“操场车库”而增加的停车位可解决校门口车辆拥堵的问题。最后,“操场车库”如果夜间对外开放,还可解决学校附近居民的停车难问题。“操场车库”的施工是否会破坏操场的格局,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季宝红认为,在学校操场的位置改建半地下停车库,相当于“抬高”了操场,既保留了操场的用途,又增加了停车位。至于施工,可以选择在假期进行,车库的大部分构件可在工厂做成后现场安装,集成制作,大大节省了工期。由于建筑密度低及向地下开掘较浅,车库出入口坡道可大幅缩短,无需另占土地面积。 而且“操场车库”将采取自然通风,大大节省了停车库的通风照明能源,白天几乎不用灯光,常年不需要电力排风,大大节省电能。 来自: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