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市交通委召开发布会,发布会上透露,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针对小客车、机动车实施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说,未来北京将实施更加严格的需求管理,调节机动车的保有和使用。小客车、机动车将实行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在错峰上下班等方面将有新的政策出台,目前地铁八通线、昌平线的部分站点正在研究试点错峰票价。这些限制措施将通过立法,分阶段、分年度实施。
拥堵费可能会怎么收呢?
小编网络搜索了一下北京拥堵费,结果发现,至少从2010年开始,北京每年都在研究拥堵费政策,而在2014年的一次交通工作会议上,相关部门曾表示最快到2015年会开始征收拥堵费。至于拥堵费怎么收,北京曾表示,他们在研究英国伦敦市和意大利米兰市关于低排放区拥堵收费的两种模式,北京或将结合城市实际采用其中一种模式。
但今天再提拥堵费,到底要怎么收,目前并没有消息。
伦敦模式与米兰模式
关于拥堵费的征收,国外早有尝试。包括北京曾想要学习借鉴的伦敦模式和米兰模式。
意大利米兰在2012年征收拥堵费后,交通流量下降了30%。同时交通所带来的污染物也下降了30%。
伦敦自从征收拥堵费后,进入收费区的交通流量减少了25%,每天进入收费区的汽车数少了7万辆,50%~60%的公众转向公共交通。征收拥堵费直接减少区域内的交通排放量,每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8%,PM10排放量减少7%,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6%。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2008年3月31日,美国纽约市议会表决通过了在曼哈顿区征收交通拥堵费的提案。根据提案,从早6时至晚6时,纽约市曼哈顿区60街以南到华尔街商圈路段将加征塞车费,收费标准为轿车每天8美元,卡车每天21美元,出租车多收1美元附加费。上述路段居民的车库免税优惠同时被取消。但最终由于反对者众多而不得不搁置这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