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是明清之际的福建南安人,明万历时进士。崇祯时任兵部尚书,总督山西、陕西、四川、河南军务,镇压农民起义军。
崇祯十四年曾率13万军队与清军在松山(今辽宁锦州南)会战,结果大败。
次年松山陷落,洪被俘。
当时晚明朝野上下都以为洪承畴已经殉国死节,却不知洪承畴不是文天祥,也并非算是他晚辈的史可法,犹豫再三后最终变节降清。成为贰臣之后的洪承畴不像吴三桂反复无常,而是死心塌地,尽心竭力。

洪承畴画像
1644年洪承畴随清军入关,第二年到南京,总督江南军务,镇压江南抗清义军。
南京的弘光小朝廷顷刻倾覆,洪承畴这一满腹韬略饱经忧患的大人物,在平定江南半壁中贡献多多,被朝廷明确在南京建立祠堂以示表彰。因祠成巷,流传至今。
康熙帝即位后,洪承畴退职回南京,继续住洪公祠府宅。据《广阳杂志》记载,洪承畴到京城后,派人去福建老家接他的母亲到京,母亲见到他大骂,并且用手杖打他, 觉得儿子不忠不义给自己丢了脸,被天下人耻笑,一气之下独自买舟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