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18辑:文化、街区与城市活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中海城市巴塞罗那通过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成功地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改善和城市的急速转型,这种城市增长的方式在城市研究中被称作“巴塞罗那模式”。本文以巴塞罗那城市历史积淀的四种尺度为空间基础,以其举办的两次世界性事件为时间脉络,将从80年代至今巴塞罗那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划归为从“微观整治”、“扩大完构”和仍在继续“整体转型”的三个阶段,旨在通过这一框架性研究,展现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更多可能。
一、引言
“巴塞罗那从不缺少梦想”,这是马里斯卡(J. Mariscal)1999年创作的一幅海报的主题,海报中蒙太奇般的城市空间拼贴,传递着巴塞罗那式的远见与想象力。正是同一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授予巴塞罗那金质奖章,第一次将这项奖励授予一座城市而不是某一个体,“表彰其在过去20年中对于都市化的杰出贡献”和“令人注目的里程碑式的项目,对于广场和街道的塑造,以及政治家和城市规划者的团队合作”。
正是坚持将城市文脉与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结合,坚持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推动城市的整体转型,巴塞罗那在短短的20年间内成长为欧洲的“样板城市”,而其在城市公共空间方面的发展策略,更成为世人关注的 “巴塞罗那模式”。
微信扫一扫转账
想要原稿请点击识别二维码哦
打赏者可免费获得本篇文章的高清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文章留言区留言(并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随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