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爪哇大学新校园总体规划以宏观的愿景为印尼的高校教学模式赋予了全新的定义。大学重视学生在心智、健康和精神上的全人发展,而且积极鼓励协作、创业和参与式学习文化。规划旨在全面配合大学的办学使命——
通过创造全新的教学模型鼓励跨学科学习以重新定义印尼的高等教育;
成为全国领先的校园住宿设施和学术社区;
专注培育关心社会、善于协作的人才,奠定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典范。
在规划过程中,项目团队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基地的特质、形态、气候条件以及与周边的连接,并定期进行实地考察,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互动工作会议和规划研讨会,同时对全球教学模式的最新趋势进行探究。
区域可达性和连接性
基地现状分析
经过这些分析工作后,团队能够按照大学的运营策略、功能内容和教学方式而制定详细的、因地制宜的校园空间规划设计、公共领域配置方案以及分期开发策略,帮助校园通过规划框架去实践大胆创新的目标。
规划方案概念性框架分期开发策略
本规划方案利用各种保护和开发策略回应基地的环境,其中包括延续和复兴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基地范围内的热带雨林,以及保护湿地和开放的河流,使其成为大区域流域的一部分。
方案将农耕和校园整合,以积极的手段复兴农耕作业,让区内独有的农业景观以可持续的方式融入校园
校园中的教学、住宿和学生生活区域之间有鲜明强烈的联系,能够提倡生活与学习共融模式,带动校园中心的活力氛围。
教学区
教学区的架构鼓励合作互动和知识的交流
生活区
生活区围绕一系列活动区域和庭园布置
活动区域与教学区和生活区紧密联系
西爪哇大学新校园如同布局紧凑、将生活和学习融合的村庄
在景观策略方面,现有的自然系统通过各种方法得以巩固,包括推动种植原生品种以及集中在不透水区进行开发。
此外,方案也建议通过调节基地现有的流域以及开发梯田和种植区来巩固沟谷,从而补足现有的各个生态系统。现有的农耕作业将得到强化,并整合到公共空间框架之中,带来食物生产、研究和学习机会。
分层布置的行人路径网络令校园联系贯通,人们只需步行10分钟便可到达校园各处;由此产生的综合系统不但能够提升环境的质量,又能为学生营造了一系列活动、康乐和聚会空间。停车场设置于校园外围,以创造一个行人主导的校园,校方将按需要在校园上提供接驳班车服务。在开发地块以及建设周边的基础设施时,先决条件是跟随地形轮廓,以尽量减少开挖工作与维持现场的土方量,同时应付道路、停车场和公用设施逐步提升的开发量。
西爪哇大学新校园规划方案以大学的使命为依归,呈现真正融合而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设计,为全校师生营造具变革之力的生活学习共融体验。
–
业主: 西爪哇大学新校园
位置: 印度尼西亚 梳邦市
规模: 47公顷
现况: 2016年完成设计
奖项: 2016年美国高校建筑规划协会新校区规划优异奖
注:本内容转自SasakiAssociates(ID:SasakiAssociates),转载注明来源,十分感谢作者的悉心编写与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规划师论坛1】新型智慧城市七大发展原则探讨
【规划师论坛2】沈阳市智慧社区发展评价与智慧管理策略
【规划师论坛3】成都市温江区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平台建设及作用探讨
【规划师论坛4】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与经验
【通知】2017年“世界城市日”主题征文活动启事
【PM】协同规划、三维聚合、渐进改革 ——“多规合一”的工作框架探索
【PM】城市非建设用地“控用结合”规划方法及广州市从化新城实践
【PM】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考量的不足及对策探讨
【PD】织造城市:“非历史文化名城”型的老城更新——以汤阴老城为例
【PD】填海造地产业集聚区的海陆共生规划策略——以蓬莱市西海岸海洋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例
【PD】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实践——以四川省华蓥市为例
【PD】基于“蓝网”结构的滨水小街区重构解析
【PR】规划是公共政策还是公共愿景 ?——基于全国80个大中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议题的文本分析
【PR】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探讨
【PR】基于混合审视方法论的规划空间分析体系与技术应对方案
【PD】街道环境整治项目的矛盾与应对——以广州南沙新区金岭路为例
【PR】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存量空间密度调整优化研究
【PR】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识别、选择及结构优化研究
【PR】由“单一”转向“复合”的深圳旧工业区更新模式探索
【PA】县域层面“多规合一”规划探索与实践——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例
【PA】绿色生态城区空间规划策略与实践 ——以河南省鹤壁新区为例
【PA】省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践——以全国试点省区广西为例
【PA】美国城市设计实施体系及其启示——强化城市设计的诱致性实施路径
【规划师论坛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城乡规划转型
【规划师论坛2】厦门“降成本”规划供给体系改革策略
【规划师论坛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沈阳旧城存量土地规划实践
【规划师论坛5】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乡镇总体规划变革响应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二维码
公众号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