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17辑: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一、项目背景
东方之门项目是苏州市政府与苏州工业园区首期CBD核心区重大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4000m2,建筑高度278m,约72层,分南、北双塔式设计,集(白金)五星级酒店、商业、购物、办公、酒店式公寓等功能于一体。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3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3万m2,地下建筑面积10万m2。绿化率46%,容积率为13.7,机动车停车位2150个。商城的中心区位、巨大的规模与综合功能决定了其自身交通的高要求和对周围地区交通的极大影响。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城市周边环境改善,提升城市品质,同时也将产生大量的人、车交通流及停车需求,并对周边地区交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该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地区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是很有必要的(图1、图2、图3、图4)。
东方之门项目创造了世界、亚洲或国内的“四个第一”(门的高度,建筑体量,五星级酒店规模,基坑深度),将成为苏州市新的标志性建筑。与上海金茂大厦相比,除建筑高度外,东方之门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体量、配建停车位等均超过前者,见表1。
包括建设项目在内的苏州工业园区首期CBD核心区未来将建成集商务、办公、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的高度发达的商业区。因此,在对东方之门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时,将结合首期CBD核心区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苏州工业园区首期CBD核心区内已实施地铁建筑面积和活动人口分别为34.25万m2和1.18万人,未实施地块的建筑面积和活动人口分别为451.2万m2和15.91万人,总建筑面积和活动人口分别为485.45万m2和17.09万人。
二、研究区域及其交通情况
美国ITE推荐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区域,应包括高峰时段内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5%的交通量是由建设项目开发产生的所有道路、交叉口以及其他将产生较大影响的路段。参考ITE推荐值,考虑东方之门项目开发所处的区位及建设规模可能产生的各种交通影响大小,确定苏州工业园区首期CBD核心区,即东起星港街,西至星明街,南起苏惠路,北至苏绣路的范围为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内有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世纪金融大厦、苏州海关等标志性建筑,核心区北侧是都市花园,西侧和南侧是贵都花园、苏都花园、师惠花园等大型居住区。与古城相比,苏州工业园区道路宽敞,交通顺畅,但公共交通欠发达,乘客步行到站距离和候车时间较长。目前CBD核心区正处于建设时期,交通吸发量较小,道路较畅通。随着核心区内建筑群落的形成,交通吸发量会迅速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区域内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和分流的措施,从而提高研究区域的运行效率和投资效益。
微信扫一扫转账
想要原稿请点我哦
打赏者可免费获得本篇文章的高像素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本篇留言(并留下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顺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