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贯彻部署习近平讲话精神,认真总结浙江省经验,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并加以推广。同年,住建部就出台了《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美丽乡村阶段开启。
2014年,美丽乡村的风潮刮到了河南,一项名为“瘦身核减”的工程悄然开展,意在整理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已经开建的要尽快完工,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建好的要完善公共设施,确保农户搬迁;尚未开工的则要重新论证,在城镇规划区外不允许再建新型农村社区。政策文件表述回归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总抓手的“美丽宜居乡村”农村建设道路。
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令禁止强制推行大拆大建、撤村并居。同年住建部出台《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划编制内容主要涵盖农房建设规划、村庄整治规划以及特色村庄规划,拆村并点将不再提及。
至此,从“就地城镇化”到“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村庄合并”到“村庄整治”,从全国到河南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已经完全转向。
自古“皇权不下县”的中国,在短短十年间,订立了如此多风云变换的乡村政策,本身说明当代乡村问题对中国社会问题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用。对于这样的政策多变各种指戳的派系不少,作为规划工作者,不了解全貌不宜妄加评论,但我们仍然希望通过调研先直面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