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尾避风坞中,存在各个时期各个样式的建筑部件。在同一栋建筑中,也有不同元素共存,形成一种混搭拼贴的形式。
首先是建筑部件,可以分为五大类:门、窗、栏杆、墙和店招。

图:建筑部件分类
下图的门,木的、铁的、玻璃的、铝合金的都有,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后也都有,多种多样,低调地嵌在建筑上。

图:沙坡尾的门
窗户呢,上世纪的陶瓷和红砖镂空、铁栏雕花、木框玻璃、横栏圆窗,本世纪的铝合框玻璃、复古木框玻璃,相衬成趣。

图:沙坡尾的窗户
栏杆呢,贝壳雕花的老石栏,八十年代的镂空石栏,90年代的铁栏,新世纪的不锈钢栏杆、玻璃现代风格栏杆,共存于同一街面上。
图:沙坡尾的栏杆
墙呢,传统的红砖墙、石砌墙,近代的水刷石、拉毛墙,90年代后的水泥墙、贴砖、铁棚,墙壁形态迥异多元,细细观察饶有趣味。

图:沙坡尾的墙
店招本身是多元化的元素,很多地方的特色街,往往会统一店招风格,避免各家各户自行其道,造成风貌混乱,而在沙坡尾短短数百米的街道上,店铺大多小而别致,五花八门的店招只在自己地盘张扬,倒显得和谐可爱。

图:沙坡尾的店招
前边是沙坡尾多时空维度的建筑部件,这些元素是拼贴风貌的基础,将这些本该存在于同一时空的元素重组构成,才形成沙坡尾混搭拼贴的建筑风貌。
以下图这栋建筑为例,它是一栋商住混合建筑,居住为主,晚上经营海鲜大排档。咋一看似乎无甚特别,定睛一看,发现值得玩味的地方有许多,一楼是传统的板石叠砌而成,二楼却盖成了钢筋混凝土,二楼的栏杆形式很多样,既有早期带有渔业文化图案的石栏,也有传统镂空图案,还有现代化的钢管。

图:沙坡尾典例建筑1
再来还有以下这排建筑,看似一致的红楼,内藏玄机。

图:沙坡尾典例建筑2
首先是红砖墙,图中可分为三种红砖墙面:A是红砖砌成,材料和工艺要求高,形制相对较高,是典型闽南红楼;B是红砖砌成,材料和工艺要求相对较低,形制相对较低,典型闽南红楼;C是红砖贴面,装饰性墙面,以示传统,已无传承和发展,不是闽南红楼。

图:红砖墙分类
窗户的差异比较明显,从窗户材质、开窗方式可分为图中四类,虽然难定具体年代,但也可以看出带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传统的纯木窗,进一步改进的利用玻璃,现代的铝合框玻璃窗,最后彻底打破传统建筑开窗位置,连排开窗。

图:窗户分类
门楣的差异不易觉察,店招对其有不小影响,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传统是浮雕石门楣,后期覆盖了店招。

图:门楣分类
将墙面、窗户、门楣分门别类,可以发现,看似统一风貌的红楼建筑,其实是多维度时空要素的组合。

图:建筑部件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