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15辑:历史城市保护规划与设计实践
一、背景
1.普查背景
上海是一座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保存十分丰富的城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1处,另有已经登记的635处“不可移动文物”。自1986年国务院批准上海为第二批3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分三批共有398处优秀历史建筑列入了保护名单,总建筑面积达283.3万平方米。2002年7月,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中心城区已划定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约27平方千米。
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的指示精神,2004年9月上海市城市规划局决定对九区一县范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开展普查,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普查工作的通知"。在此背景下,青浦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普查工作拉开了帷幕。
2.青浦区历史遗存概况
青浦位于上海市的西南部,早在6000年前就创造了代表太湖地区文明的崧泽文化。崧泽、福泉山等10余处古文化遗址,是上海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聚居地。青浦境内五分之一为水面,风景名胜淀山湖为其增添不少风光,支流绕村镇而过,河上古桥横卧,沿河民居密布,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景致。朱家角古镇、金泽古镇、练塘古镇等地,较好的留存了水乡特色景观,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青浦区共有54处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5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见表1)。随着新一轮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普查工作的开展,保护范围和数量将进一步扩大。
微信扫一扫转账
想要原稿请点我哦
打赏者可免费获得本篇文章的高像素电子版,打赏后请在本篇留言(并留下邮箱地址)或电话联系我们。
顺手转发让更多小伙伴加入我们哦